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西医结合领跑康复医学发展
——记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作者:滕璐本报
  

研发特色技术铸造康复高地

  吃过早饭,30岁的工伤职工王先生在护工的陪护下来到康复训练大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偌大的大厅里,人头攒动,各项康复活动井然有序。两年前,王先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遭遇了车祸,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经过抢救、手术及药物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中心。当时,针对王先生四肢不能活动,不能说话,只能平卧在床,双下肢严重变形,插有胃管、尿管,医生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经过一年康复训练,王先生能用手势与人交流并借助支具行走了。
  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按照卫生部康复医学建设标准积极筹建,于2012年10月30日正式启用。成立不到三年,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中风致瘫老人自行走路,脑瘫患儿智力恢复正常发育……
  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唐新辉称,按照现代康复治疗模式,结合中医传统康复手段,康复中心形成了以专科为方向、专病为核心、专项技术为手段的特色康复治疗。在这里,患者会得到一套最佳康复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引进尖端设备为康复奠定基础

  在康复医学中心,康复门诊、康复综合评定室、传统中医康复治疗部、言语吞咽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磁疗室、康复机器人运动治疗室、PT大厅等相关科室一应俱全。“康复机器人、智能上下肢治疗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吞咽言语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和湿热敷治疗仪等成为这些科室的治疗法宝……”谈起康复医学中心治疗设备,唐新辉如数家珍,“中心拥有尖端康复设备100余台件,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
  一个口碑好的科室,除了拥有先进的设备外,专业人才的配备也至关重要。康复医学中心现有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针灸推拿治疗师、医护人员48人。并先后派出业务骨干分别到北京、广州、青岛等医院进修学习;邀请了中国康复中心、台湾秀传医疗集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等专家来院应诊、讲学和培训指导。

高标准建设引领康复医学发展

  2012年7月,市政府在《关于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构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为此,医院邀请北京、台湾、香港等著名康复医学专家前来进行系统培训,在康复医学临床、科研,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北京、台湾、广州等地参观考察,引进和吸收康复医学专业先进管理理念,使建设工作起点高、标准高;并牵头成立了德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为全面推动我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德州市中医院已被批准为 “山东省脑瘫儿童康复定点医院”“德州市工伤康复保险定点医院”“德州市康复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5月29至31日,市中医院承办了第三届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康复流程与康复医学科建设培训班”,国内外知名专家汇聚于此,交流了最前沿的康复医疗技术,提升了我市康复医疗水平。□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左天普 张琦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西医结合领跑康复医学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