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对接融合,打造产业高地

位于德州高新区的迈特力重机有限公司。



  禹城市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及产业项目,做活技术、产业承接转移文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成果展示
  ●与43家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8项
  ●德州高新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5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800亿元
  ●引进产业项目 67个;实施1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64亿元
  日前,龙力院士工作站揭牌,进站院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合作项目为“功能性糖、食品保健品系列的研制开发”。该工作站的成立,将为禹城市生物产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
  近年来,禹城市积极对接京津冀地区,做活技术、产业承接转移文章,促进了经济增长及产业转型。

  

对接科研院所,53家研发机构成创新驱动新引擎

  5月20日,在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虾青素粉进入浸提回收罐后,粉红色的虾青素乳油被提取出来,顺利进入检测工序。“虾青素是国际上最新型的强抗氧化剂,我们能掌握提取技术,得益于和位于北京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开展合作。 ”公司董事长窦宝德说。
  2010年起,百龙创园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开展合作,组织36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发酵法生产高含量虾青素课题的技术攻关。经过3个月的努力,最终从葡萄糖浆中提取出虾青素乳油。与藻类提取工艺相比,虾青素提取有效节约三分之一的综合成本,纯度还高出1个百分点,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禹城市立足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共建平台等优势,围绕京津冀地区的重点科研院所,采取上门请、敲门商榷等方式积极对接。同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创业人才补贴和建设人才公寓补贴。去年9月28日,在2014德州·京津大院大所对接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保龄宝、福田药业等多家公司与北京的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禹城市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3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8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与43家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8项,授权发明专利123件,数量居全市首位。

  

依托德州高新区,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发挥德州高新区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鲁西北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区、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为对接京津冀创造最优条件。”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说。
  为做好对接文章,德州高新区一方面利用创业服务中心与山东大学共建国家大学创业园禹城分园的契机,搭建服务平台,助力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加快集创业服务中心综合孵化器、广博生物专业孵化器、博通小微企业创业园加速器、企业研发平台 “四位一体”的孵化体系建设。以产业优势为基础,聚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核心产业,做好 “生物谷”和 “健康城”,延伸产业链条,做强产业支撑。该区还筹备建设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服务中心和金融大厦,打造集高新技术产业、高端CBD、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新型园区,为创建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
  目前,德州高新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58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

  

开展补链招商,67个项目延伸特色产业链

  5月16日,河北中科智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污泥发电项目进入环评阶段。 “这个项目是我们为配套福航环保公司专门引入的,它的落户拉长了环保产业链条。 ”禹城市发改局长刘开明说。
  不只是污泥发电项目,目前朗泰遮阳新材料、发酵法生产氨基酸衍生产品等一批由京津冀企业投资的项目均进展顺利。禹城市利用德州列入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的机遇,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列为重点招商区域,围绕特色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配套,扩大区域合作范围。
  “产业转移不能是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产业提升。在承接转移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产业进行提升,通过招商活动既增大存量,又盘活存量。 ”禹城市长张磊说。
  禹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制定产业规划,以高集聚度、高关联度为吸引点,筛选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条延伸项目,带着题目和选项定向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同时,依托企业家的市场网络和客户群体,带动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形成连锁效应和群体效应。该市还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既引进资金,又引进技术、产品、人才和管理方法,提高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禹城市共引进产业项目67个;实施1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64亿元,其中9个项目列入德州市重点,项目个数位居前列。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李丽峰 白聪聪 张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对接融合,打造产业高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对接京津冀合作谋跨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