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提桶打水到“双源”供水

●1993年10月开工建设,1997年10月 12日竣工蓄水,总库容5000万 立 方米,年调蓄能力1亿立方米



●1998年我市水库库容量为1亿立方米,规模化集中供水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可供全市40万人饮水安全



●2014年我市水库库容量达3亿立方米,规模化集中供水水厂19座,日供水能力47.3万立方米,可供全市530万人饮水安全



  □本报记者 李智 群本报通讯员 刘蒙 李耐振
  4月10日,记者来到丁东水库,望着烟波浩渺的水面,大有岸远水无边的临海之感。
  丁东水库是我市为调蓄黄河水、促进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而兴建的平原水库,始建于1993年10月,1997年10月12日竣工蓄水。黄河水经过100多公里的渠道引水,流进丁东水库,满足了市区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需求。 “原来,大家都是喝地下水,而且水量有限,还得拿着水桶排队去打。自从修上丁东水库,就再也没有出现那种情况。 ”提起20年的水利变化,家住德城区东方家园小区的沈勇斌说。
  丁东水库建成前,中心城区供水以深层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年均提水量不足2000万立方米。1992年冬天,省委、省政府号召沿黄地区修水库,我市第一个作出反应,决定建设丁东水库。 1993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那年冬天特别冷,11月8日就开始下雪,为了尽快修好水库,我们搭建工棚,生上火炉,白加黑连轴转,最终保证了进度。 ”第一任丁东水库管理处副主任潘皋正说。建成后的丁东水库总库容5000万立方米,年调蓄能力1亿立方米。
  2014年8月15日11时,随着长江水滚滚涌入武城大屯水库,我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德州市区供水单元试通水成功。 “这个工程每年可向市区供长江水1.1亿立方米,且与丁东水库向城区供水管道联通,使我市城区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双水源保障,对确保城区用水安全,提高供水保障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压采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 ”市南水北调管理局乔从恒科长说。
  20年来,我市抓住水利改革发展机遇,不断掀起治水兴水热潮,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拿出上亿元资金用于水库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7座中型平原水库,总库容3亿立方米,能够满足全市570万人口近两年的生活用水需求。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提桶打水到“双源”供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