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文化视点·世界读书日
你的藏书终归何处?
作者:文化视点·世界读书日



  读书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藏书也是良好的习惯。但在城市房价暴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书越藏越多,藏书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藏出情怀也藏出负担

  一些藏书者表示,藏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情怀。长春市小学教师葛敬辉告诉记者,她认为藏书是精神财富,看到很多书在家里的书架中得到妥善保存,非常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幸福感敌不过现实。曾经在北京上学、工作的董梁告诉记者,他酷爱读书,几年时间里也买了不少书,但由于在北京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些藏书成了搬家时最大的负担。即便是家中硬件条件较好的人,也会觉得藏书多了有些吃不消。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常年从事文化研究,几十年来所藏图书有五万多册,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几乎每个房间的四壁都摆满藏书,他还专门开辟出一间卧室作为藏书阁。

与其卖掉,何不捐出?

  记者了解到,把藏书卖掉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这也催生出“藏书经济”。记者在淘宝和一些旧书售卖网站上看到,不少人把自己的藏书变成了网店里的宝贝。
  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空在网上搞经营。一些人表示,实在没空去开店或者摆摊,如果赶上急着搬家,只好把藏书当成废纸卖掉,但实在太可惜。既然卖了可惜,为何不选择捐赠给更需要这些图书的地方?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接受社会捐赠,并且还会为捐赠者颁发收藏证等证明。
  吉林省图书馆采编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图书捐赠者从无到有,正在逐渐增多,捐来的图书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让这些书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分享“私藏”,方式还有很多

  除了卖或捐,还有哪些处理藏书的途径?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傅楠家中有藏书千余本,她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让这些书发挥出社会效益。思考再三,她决定探索一种新方式:用藏书做公益。
  为此,傅楠注册了一家名为“核桃壳”的微店,藏书均以5元、10元等低价销售,远低于这些书在二手书市场的价格。
  “卖书的收益都会用于在微博公益平台上进行捐赠,帮助一些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既能让书继续自己的价值,也能更好地做公益,一举两得。 ”她说。
  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赵云良表示,要想让藏书更好地发挥价值,还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来分享“私藏”。藏书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情怀,但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利用方式,让资源“活”起来,才更能凸显出藏书的意义。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你的藏书终归何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文化·体娱】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