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清明时节话习俗
  “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可见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在杜牧的笔下变得无比诗意。清明的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扫墓祭祖生离死别的悲痛泪滴,也有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这是一个极富特色的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

  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上坟扫墓,祭奠先祖,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已故先人的怀念与追忆。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一些网友为已故亲朋设立了网上灵堂,这种网上文明祭奠的形式也成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新时尚。

踏青

  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场景。画面人物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由此可见一斑。清明之时,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正是踏青的大好时光。扫墓之余携一家老小在郊外游乐一番,其乐融融。也有人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回归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美景,严冬以来的郁结顿时烟消云散。

插柳

  清明正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候,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踏青时随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相传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云:“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故称之为“鬼怖木”。

放风筝

  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的春风很适合放风筝。 《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相信如果人生了病,可将其病况写于风筝上,将风筝在空中放飞,等它飞至高空候就把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除了这些,清明节还有拔河、植树、斗鸡、打马球、吃青团子、吃清明螺等习俗,人们在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中怀着复杂心绪度过这一天,喜怒哀乐皆成人生之感慨。
□刘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清明时节话习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闲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