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传达贯彻全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精神 吴翠云主持并讲话陈先运袁秀和李立新兰忠良出席
作者:王贺
  本报讯(记者 王贺)12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全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和第四次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翠云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先运,市委副书记袁秀和、李立新,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兰忠良和市委常委出席会议。
  在听取了关于全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精神的汇报后,吴翠云指出,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活动,探索出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中央、省和上级信访部门的充分肯定。各级一定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全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精神,把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为载体,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吴翠云强调,各级要以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为抓手,不断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信访工作要以这次全国现场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积案化解、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确保为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基本要求,明年在全市深入开展 “下基层、走村居、访民户、解民忧、送温暖”活动,组织各级干部走访所有村居、企业和家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必须立足解决问题,带着感情和责任,满腔热情地接待来访群众和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症结搞清楚,把法律政策搞明白,通过亲自动手办、交付相关方面办、加强督导检查,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要设身处地为来访群众着想,做好政策宣传、法制教育、释疑解惑、疏导情绪的工作,把接访的过程变成团结群众、凝聚民心、提高工作水平、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
  吴翠云要求,各级要着力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认真梳理分析、摸清底数,严格落实责任,提出解决信访积案的时限要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强化源头预防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源头治理。想问题、做决策要体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服务为先的理念,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真正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依法执政,转变作风,确保不损害群众利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认真落实惠民政策,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关注关心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加强接待场所的建设。要扎实开展信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信访工作规范运作、科学发展。
  吴翠云强调,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要坚持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要求,并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重要内容、考察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关心、关怀、支持基层信访干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吴翠云指出,残疾人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投入渠道,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市残联要进一步发扬成绩,不断创新和提高工作水平,尽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努力使全市残疾人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省委巡视组成员万延庄,有关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副市级干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副秘书长以及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