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建筑业亟需提档升级

高地世纪城小区一角。



  我市建筑业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新签合同额、外省完成产值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在资质、人才等方面仍受到制约——
  围绕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我市建筑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已取得平稳较快发展。如今该产业已发展成为以房屋建筑为基础,以太阳能产品安装、中央空调安装、建筑幕墙等多形式的综合性产业。但资质等级偏低、工程拖欠款现象颇多、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仍制约着该产业的长足发展。

单一经营变多元经营

  我市建筑业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初步形成包括总承包、专业承包、监理、工程检测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同时通过联合、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从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 (资质等级内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18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4.23亿元,安装工程产值1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9%和5.1%,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稳步增长。前三季度我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8.4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完成竣工产值4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0.1万平方米,增长25.9%;竣工房屋价值 25.6亿元,增长38.7%。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 15.7%。其中今年新签合同额101.69亿元,同比增长7.2%,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较快增长。
  日前,天元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承揽的空港加工区住宅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这只是我市建筑企业进军外省市场的一个缩影。目前,已有50余家开发建筑施工企业迈出市门、省门承揽工程,在很多地市均能看见我市建筑队伍的身影。前三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外省市场,在外省完成产值11.84亿元,增长11.6%,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11.7%。其中,在河北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2亿元,在河南省完成产值1.67亿元,在北京市完成产值0.98亿元。
  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以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组织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筑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4亿元;工程结算收入为85.04亿元,同比增长22.1%;工程结算成本为73.32亿元,同比增长23.7%;工程结算利润为8.4亿元,同比增长10.5%。

资质、拖欠、人才成三大瓶颈

  “工程虽然保质保量的交工了,但工程款一直未给结清,再有个把月就春节了,工人都盯着我要工资,愁啊!”近日,工程承包商孙先生为工程回款问题焦虑不已。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来,虽然我市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但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从资质等级看,我市尚无特级资质企业,大部分重点项目被省外或省内的建筑业企业承揽,致使部分建筑业企业常年闲置,从而制约了我市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存在。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16.96亿元,占工程结算收入19.9%。其中应收竣工工程款7.7亿元,分别占应收工程款和工程结算收入的45.4%和9.1%。多年来受市场潜规则约束,建筑业企业依然先期垫付工程款,工程竣工后,部分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也听说一些开发商在资金上出了不少的问题,马上就到年底了,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摊到我们头上,还真有点担心。”孙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几张欠款单,而更让他担心的是,如果开发商真的没钱给他,那该怎么办?
  工程技术人员不足也是制约我市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工程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需具备较高的施工和技术水平,而全市很多企业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在企业资质的提升和大项目的承揽方面受到限制。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3万多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6.3%,与建筑业技术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突破瓶颈走出困境

  在我市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建筑业走出困境,壮大实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分析,建筑业健康运营,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调整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对各种经济技术资源进行新的整合,提高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资本积累,在巩固本市原有建筑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家门到域外去承包工程,占领域外市场。
  工程款拖欠行为不仅影响建筑业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也造成各种新的社会矛盾,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建筑市场,从源头上控制拖欠行为的产生。企业在施工管理上,全面实施工程监理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妥善解决好建筑业工程款拖欠问题。加大应收款的清欠力度,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防欠长效机制,坚持清欠与防范并重的原则,解决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问题,切实维护行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利益。
  建筑业若要长盛不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建筑产业要从依靠增加人力发展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为领先科技进步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必须加大力度,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引导企业加快科技进步。
  为抵御市场冲击,业内人士建议建筑业应构建多层次产业平台,促进建筑业和谐发展。树立大建筑业观念,突破以房屋工程建筑业为主的局限,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拉长产业链。巩固以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为主的传统产业平台,拓展以基础设施与大型公共建筑为主的高端业务平台,构建以化工、交通、水利、电力等工程为主的专业项目平台和房地产、新型建材、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平台。积极推进建筑业各项改革,淘汰落后建筑材料,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把建筑节能纳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打造高效、绿色、平安、创新型建筑业。□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樊明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建筑业亟需提档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