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树源:让祥斌精神处处开花
作者:杜华江本报

王树源在齐河祥斌中学向学生宣讲英雄事迹。 姜广富摄



王树源(中)把绣有“为人民服务”的牌匾赠送给本报。记者周坤摄



  □本报记者 杜华江 本报通讯员 侯刚
  11月28日,齐河县烈士陵园细雨霏霏。一位上海老人在孟祥斌烈士墓前三鞠躬。他从金华到世博园,从汶川救灾现场到北京,他义务把英雄的事迹颂扬。
  今年69岁的王树源老人,是上海学雷锋、颂祥斌、爱心妈妈事迹义务宣讲员,性格开朗,精神矍铄。为宣传雷锋精神、孟祥斌事迹和“爱心妈妈”团队,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及10省市。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我宣传孟祥斌精神的劲头更足了。 ”王树源如是说。

  敬仰英雄 成为“颂祥斌”志愿者

  11月28日,王树源来到齐河。在烈士孟祥斌墓前,王树源老泪纵横:“祥斌,11月30日就是你的祭日了,我来看看你。本来不想哭的,可泪水还是忍不住。 ”
  4年前,王树源听说孟祥斌的事迹后,专程从上海赶到浙江金华。他站在英雄牺牲的城南桥头,手捧英雄遗像和宣传资料,向过往行人讲述着英雄壮举。从此,他成为一名“颂祥斌”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王树源带着向孟祥斌学习的精神,在5月19日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赶赴都江堰,在6.4级余震中,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当时他把眼前所看到的成百上千身着迷彩服的军人,都看成英雄孟祥斌的再现。他心中不断闪现孟祥斌推开妻女的拉扯,纵身跳入江中的救人场景。 “英雄精神始终激励我——一定坚持与灾区人民在一起! ”王树源回忆说。
  去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王树源又把孟祥斌宣传资料带进世博园,向中外宾客展示英雄事迹。
  王树源几成英雄化身:“我觉得自己就是孟祥斌,如果遇到有人落水,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

  关爱后代 以高尚精神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连绵细雨挡不住王树源老人的工作热情。28日下午,他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位于齐河县城西南的祥斌中学。
  在学校里,王树源动情地向孩子们宣讲英雄事迹:“这是英雄的故乡,这是祥斌的母校,这里有祥斌书屋,你们在这里上学,很幸福。 ”
  他一再告诫孩子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
  “孩子们,我向你们宣传孟祥斌事迹,不是让你们也去跳河救人。是希望你们把学英雄行动,落实到学习上。长大后,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这是对英雄的最好报答。 ”
  这次来德州之前,王树源老人专程到安徽芜湖看望烈士妻女,并给英雄故乡带来了孟祥斌的女儿孟诗妍拉小提琴的照片。看着清秀、可爱的孟诗妍,老人特别开心和欣慰。
  在烈士墓前,他特地拿出孩子的照片:“祥斌,孩子健康活泼,多才多艺,非常优秀,你就放心吧,大家一定会把她照顾好。 ”

  结缘德州 视英雄故乡为深爱之地

  孟祥斌牺牲不久,我市新闻媒体组团去浙江金华采访英雄事迹,与王树源老人在城南桥上不期而遇。从此,他与德州结下不解之缘。
  在他组建的上海崇明雷锋纪念馆中,专门设有“德州人民的好儿子——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事迹展”;组建孟祥斌纪念馆时,王树源把收集的有关资料无偿捐献给齐河;每次宣讲英雄事迹,他总是强调“德州”“齐河”。他对英雄家乡非常敬重:“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所以英雄辈出。 ”
  当听说我市把11月30日定为“见义勇为宣传日”时,王树源赞许道:“这是纪念祥斌的最好方式。 ”
  这次来德州,老人千里迢迢带来绣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牌匾,赠送给德州日报社。 “这块牌匾,曾在世博园里展示多日。有好多人想收藏它,都被我拒绝了。我把它珍藏至今,就是为了送给德州人民。 ”
  王树源——一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一位德州的好朋友,一位高尚精神的传播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树源:让祥斌精神处处开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