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欢庆鼓点激扬幸福人生

李景堂(右三)带领着锣鼓队进行表演。



李景堂在介绍《八鼓连环套》曲谱。



  为使后人更好地传承锣鼓艺术,庆云七旬老人李景堂经过多年搜集整理,终于编写完成了 《八鼓连环套》曲谱,并创办锣鼓队到各乡镇巡演——
  锣鼓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每逢重大喜庆节日,锣鼓声声,或单独演奏,或为秧歌、高跷伴奏,鼓点欢快、声音洪亮,喜好者众多。
  李景堂, 75岁,庆云县庆云镇香坊村人,是一位 “资深”的锣鼓爱好者。 1998年退休后,闲不住的李景堂经常在县里的老干部活动室与几名锣鼓爱好者一起为老年秧歌队伴奏。在演奏时,李景堂发现本县以及周边许多地方的鼓点虽各有特色,但很多地方有共通之处。“锣鼓是传统文化,我平时没事时,就想试着把不同的锣鼓曲谱搜集起来,再进行整理,也好能给后人留下些有用的东西。”李景堂说。为了收集资料,他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拜访了周边县市的30多位锣鼓爱好者,行程近1000公里,学到了很多难得的演奏技法。
  有了资料,李景堂一边研究,一边整理。他还经常与有着同样爱好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大家集思广益,曲谱自2004年10月开始编写,初稿共6个鼓点,后经多次修订,到次年8月最终定为 8个鼓点,并取名为《八鼓连环套》。
  其实李景堂与锣鼓结缘是很偶然的事,小时候家里穷,无人照料的李景堂和弟弟经常被锁在家里。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家里又没可玩耍的东西,李景堂就把家里的脸盆当鼓敲打着玩。每逢过年的时候,经常有剧团到村里演出,李景堂就跑到后台站在敲锣鼓的师傅身边看,混熟之后,乐队的师傅空闲时就让他练着敲几下。后来,由于参加了工作缺少空余时间,直至退休后他才又重新敲起了锣鼓。
  由于锣鼓敲得好,人又热心,平时哪里有活动,就来请李景堂帮忙。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李景堂和老伙计们便有了新的想法——组建自己的锣鼓队。由于没有资金,李景堂主动拿出1000元钱购置了一些器材,又联系文化中心租赁了一部分。 2003年8月17日,庆云县文化中心欢庆锣鼓队在庆云镇开始了首次正式演出, 8位成员身着红褂绿裤演出服,锣鼓声音清脆,多种乐器配合相得益彰,表演的曲目新颖、欢快,而且在表演中加入手势表演等动作,赢得了满堂彩。
  自2005年起,锣鼓队平均每年承接各类演出100余场,足迹遍布庆云9个乡镇,而且还到乐陵、惠民、盐山、黄骅等地进行过演出。 “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锣鼓、喜爱锣鼓、学习锣鼓,这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现在锣鼓队已经发展到30多人,还在很多村庄成立了小分队,队伍越来越壮大喽。”看着加入的人不断增多,李景堂既高兴又自豪。
  李景堂自费印制了一批 “民间传统锣鼓谱 《八鼓连环套》”,封面采用彩色印刷,内容由简介和鼓谱组成,免费赠送给锣鼓爱好者。有很多周围县市区的爱好者也前来向李景堂请教,他都给予详细的讲解,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锣鼓艺术。□胡志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欢庆鼓点激扬幸福人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文化·体娱】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