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孩子缺少伴,家长怎么办?
作者:董珊珊

  近日,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女士来电反映她7岁的儿子和别的孩子玩不到一块,身边也没有小朋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她也尝试着帮孩子找小朋友,但效果不明显,她十分期望得到教育专家的指点。为此,本报记者通过市妇联,将参加《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讲座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王立香园长的一篇讲稿整理如下,希望能对董女士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对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形成人的交际能力强弱的关键期就是幼儿时期。让孩子协调自己的行为,从而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尊重、理解并宽容他人,是家长应该给予引导的。

   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

  

首先要教孩子赢得朋友

  一是要让孩子学会分享。这是最重要的。比如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拿出自己好吃的和小朋友一起吃等等。同时,家长要言行一致,让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支持。二是要注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友善的心态,避免一些不良的动作。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比如叫喊、皱眉和紧握拳头等;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三要让孩子保持仪表整洁。让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四是让孩子学会沟通,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教育孩子乐于帮助别人。平时遇到小朋友要主动打招呼,主动帮助大人老师或小朋友做事情。

  其次要引导孩子玩得开心

  一是有问题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和同伴在玩耍中碰到问题不要马上就去帮助孩子,要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尝试去解决。如果孩子实在无法解决时,家长再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二是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和同伴交往,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鼓励孩子和伙伴玩游戏。可让孩子邀请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让孩子到外面去找小伙伴玩耍,或去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让孩子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三是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父母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 “请” “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四是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在交往中,家长应教育孩子在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时学会忍让,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给大人的几点建议

  一是大人不要干涉孩子选择伙伴。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什么样的孩子大家都不愿意给他玩。但是假如孩子选择的伙伴不是家长喜欢的也不要去干涉,可以帮助他分析。只要不影响到安全就随孩子的意愿。二是孩子之间万一闹矛盾家长不要马上出面解决,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要让他自己去不断的尝试,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和学习这个社会交往的规则,在矛盾纠纷中逐渐懂得了怎么和小伙伴相处。孩子之间的事情有孩子的解决方法,家长只要给予指导就可以,不要输不起怕孩子吃亏亲自出面,这是最禁忌的。三是家长要给孩子做出表率。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他们往往会依照父母的做法和小伙伴交往合作,所以家长在处理日常问题或选择朋友时也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理解与尊重孩子,用委婉的语调与孩子交谈,就比较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孩子正是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渐渐形成了与别人交往合作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老师及我们家长精心的教育和情感感染。只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孩子交往教育的意识,适时正确地引导,孩子的交往能力就一定能够顺利发展。□本报记者 董珊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孩子缺少伴,家长怎么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