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宫一号最佳发射窗口定在29日晚
作者:手动控制

  本报综合消息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天宫一号将于本月底升空,最佳发射窗口确定在29日晚21∶20至21∶30。此前,有消息称,该目标飞行器拟在本月27日夜间发射。权威人士表示,此次发射时间的推后属正常调整,是因为有冷空气侵袭。
  稍早前,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称,天宫一号定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更有消息指,具体发射时间在27日晚10时许。目前,神舟八号飞船和运载神八飞船的火箭均已运抵东风航天城,发射前的联合演练、火箭“健康检查”等也在有序进行。
  据悉,未来几天将有一股冷空气突袭,虽然气温骤降不影响发射,但冷空气带来的高空风的变化对火箭发射会有一定干扰。为保证发射万无一失,有关方面决定推迟火箭发射日期。据权威人士介绍,火箭燃料加注通常在发射前一天进行,而低温加注则要在更接近发射时间的数小时内进行。

天宫一号主要任务:完成交会对接

每秒7.8公里的狂奔中,“吻”得上还要“吻”得准

  原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称,天宫一号发射后,将与随后发射的神八、神九、神十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如果天宫与神八成功对接,将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大型空间站。而国际空间站也将在2020年结束使用。

交会对接成功的意义何在?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焦维新:建设大型空间站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需要多次组装。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时更换维修一些设备,航天员也要经常更换。所以,太空对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如果这个关键技术不解决,下边的工作就没法进行,也没法建空间站。
  《国际太空》杂志社副主编庞之浩:首先,交会对接技术可以为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人员的运输和物资的补给,要通过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技术才能把人和货运上去,工作完后还要分离,把人运回来。第二,现在的航天器越来越大,不可能靠运载火箭一次运上去。分成多个模块逐步送上去以后,通过交会对接才能组成大型多舱式的空间站。第三,可以用于在轨航天器之间的互访。还可以实现物资转运,可提供紧急救生。

交会对接的难度和风险主要有哪些?

  焦维新:交会对接要突破三大难关:一是位置的控制,二是速度的控制,三是姿态的控制。交会对接包括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交会,然后才是对接。
  交会是让两个航天器在预定的时间同时到达一个指定的地点聚集。有时候交会不一定要求对接,对接还有更复杂的技术,要准确地调整高度、位置、相对速度以及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使两个航天器轴线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平稳、安全地靠近。然而,两个航天器距离地面三百多公里,以极高的速度运行,基本上是第一宇宙速度 (7.8公里/秒),要实现极小误差的精准控制是非常难的。
  举个例子,如果要求飞奔的两辆赛车始终保持在一米之内的距离,难度很大,稍有差池就会撞上。所以,这对我们的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此外,对接机械的设计是否合理,将要经受检验。
  徐克俊:对接有两套方案:一种是机械式(手动控制),一种是无线引导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成功率高,但缺点是工作时间长,从几个小时到几天,而且工作强度很大,此外还受空间环境条件(如光照)的严格限制等。用自动控制来完成对接相对轻松些,但需要分布很广的地面站或中继卫星,花费巨大。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天宫一号最佳发射窗口定在29日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国际国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