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快乐暑假 安全第一



  暑假是孩子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日子。但暑假里家长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跟在孩子的身边,那么,孩子们身边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呢?孩子怎么才能度过一个安全的暑期呢?
  暑期已至,紧张学习一个学期的孩子仿佛脱笼的小鸟,快乐地四处飞翔。然而,各地频发的儿童安全事故让人心头沉重。孩子们大多数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自控自救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而暑假由于脱离学校监管,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增加,若家长疏于防范,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都将成为可能。
家庭安全
  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家里也有很多“潜伏”的危险。有时家长不得已安排孩子自己在家,这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不速之客敲门。家长出门前应当告诉孩子,有人敲门时,应先询问一下,如果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
  市实验小学校长刘呈祥建议:为让外面的人误以为家里有大人,可教孩子说“爸爸正在睡觉”之类的话。切记勿让孩子在未知环境下开门。
  进厨房。孩子的好奇心常常让自己“受伤”,父母不在家,孩子们就溜进厨房,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家中的厨具,或者打开炉灶,“点火做饭”。所以,家长出门前,应锁好厨房。厨房没法封闭时,就要想办法把“危险品”收好,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同时告诉孩子,厨房是危险的地方,若引发火灾,将会把整个家烧毁。
  刘呈祥校长建议:平时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做“着火”的实验,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用火烧灼的 “痛”觉。让孩子知“痛”而退,尽可能地打消孩子对危险物品及危险做法的好奇心。
  登高爬窗户。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登高爬梯,磕着碰着也是常有的事。家长要保证高处没有玻璃瓶等易碎品,不要在窗户下摆放床、沙发等。
  经济开发区长河小学校长王冰建议:居住一楼以上,最好安装护栏。
户外安全
  假期里,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要选择适宜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出门应携带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充足饮水。同时,家长们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预防雷电。雷电产生的主要条件是天空中有带电的云,特别是能产生电荷团的积云、积雨云,多出现于阵雨、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市区内空旷的地方,孤立的高树、高塔周围,广告牌和水管等都容易“招雷”,因此,家长带孩子在户外活动时,遇大风雷电天气时要尽量远离临时建筑物,同时远离上述易招雷击的物体。
  市天衢东路小学校长韦立霞建议:
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学习防灾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家长应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通过气象短信、电视、报刊等媒体了解当地最新气象信息。
  过马路。孩子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同时,家长应尽量牵着孩子的手同行。要告诉孩子,过马路时要左看右看确定安全后,快速通过。
  韦立霞校长建议:家长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带孩子出去时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并且不要离得太远。
  乘车出行。孩子与家长乘车出行时,常常好奇地爬上副驾驶的位子,或者父母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子上,这是十分危险的。正确地做法是,让孩子坐在后排,这样安全系数更大一些。
  市建设街小学校长于莉建议:少年儿童乘车,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系上安全带,最好让儿童坐在儿童专用座椅里。
  野外游泳。据有关方面统计,溺水是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夏季天热,很多孩子都喜欢去游泳,既可以防暑娱乐,又可以强身健体。但无论在游泳馆或者在野外池塘,家长都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于莉校长建议:即使孩子会游泳,也绝对不可以让他自己单独下水,应该在成年人的监管之下游玩。同时,家长应学一些溺水后紧急抢救的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饮食安全
  暑假里家长要注意孩子们的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喝凉开水;不随便在不卫生的地方乱吃东西,禁止暴饮暴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业主任医师王世和提醒家长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不要去街边小摊上吃不卫生的小吃,不让孩子在外面吃凉拌菜;其次,如果在外面吃饭的话,还要注意所使用餐具的卫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带一次性纸杯、餐盘等;第三,家长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另外,外出旅行时,儿童免疫力较低,更应该多注意饮食卫生。
学校与家庭应共同撑起孩子安全的“保护伞”
  面对两个月的暑假,怎样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呢?市解放南路小学校长崔顺文说,为让孩子能安全度过暑假,学校首先要做好学生暑期安全的教育和培训,特别要把外出旅游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功课做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暑假期间,学校也应延伸管理,与家长联手撑起学生的“保护伞”。
  崔校长建议,作为“第一责任方”的家长,更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好孩子们的暑期规划,告诫孩子远离危险场所。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多鼓励孩子参加有保障的暑期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 李玉友 实习生 李晓菲 本报通讯员 高向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快乐暑假 安全第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