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会首揭神秘面纱
■五大措施严防评委名单泄漏 ■一次性记名限额投票产生初评结果
作者:据新华社
  这是一个和高考考场一样高度封闭的评审会场,佩戴胸牌的评审委员进入会场前必须将手机交由警卫保管。一台解放军保密委技术安全研究所研制的 “移动电话切断器”红色显示灯亮着。
  室内,现代服务业信息化领域的20多位评审专家一边认真聆听答辩人陈述,一面通过投影仪看项目演示文稿,时不时地审阅各自前方的电脑里的项目材料。
  一年一度备受社会关注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本周末,国家科技奖励初评会首次允许媒体短暂现场观摩,揭开了“神秘面纱”。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透露,今年采取五大措施,严防评委名单泄漏,最大限度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实行专人管理,评审阶段封存工作人员个人移动电话。二是压缩评委通知时间,确定并通知评委开会的时间从10天缩短为5天。三是报到由专人负责,试点评委代码报到制度,评委签到表里只登记唯一代码,不登记姓名。四是评委手机会议时段实行集中管理,会场屏蔽手机信号。五是增加评委与工作人员的相互评价机制。
  与往年不同,今年评审采取“随机双盲”方式遴选专家和确定工作人员。
  “所谓双盲就是项目答辩人既不知道评审专家是谁,也不知道工作人员有哪些。”邹大挺说,参加评审的项目当随机确定答辩顺序,保证项目答辩安排的公平性。
  今年初评会增设打分程序,评委对项目打分,提交打分结果并签字确认。工作人员现场汇总打印,组长签字确认。然后,组长主持对项目答辩过程中不清晰之处或有异议的项目进行讨论。
  最关键的一环是投票表决。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下达的指标,以一次性、记名、限额投票表决产生初评结果。
  初评会上各位评委的打分情况和初评结果被实时传输到一间计算机中心,数据被及时保存。
  根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种,每年评审一次。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会首揭神秘面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国际国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