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解决教育顽疾有多少“时间表”令人期盼
  说起教育乱收费,许多人会摇头感叹:的确是个“老大难”!多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可是屡禁不止;特别是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免费之后,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可是情况仍不容乐观。近日,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教育部首次明确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4%;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36%, 2020年将达到40%……这些 “时间表”,其意义已超出了“任务”和 “目标”的范畴,不仅让人听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铿锵足音,更令人对解决教育“老大难”问题充满希望,充满期盼。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造成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 “长短板”。在山西永济市,不少农村学校漂亮的教学楼被弃用,成了空巢,有的中学变成了养猪场,大部分教室成了猪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农村孩子纷纷到城镇学校就读,城镇的许多学校学生爆满。在许多地方,有名的中小学校规模过大,动辄三四千人,五六千人也很常见;班额过大问题更为突出,七八十甚至上百名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不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何时才能缓解择校的矛盾?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可谓 “望眼欲穿”。 “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 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这意味着,在今后两到十年内,择校的矛盾将得到明显缓解,学生和家长希望上好学校的愿望基本能够实现。这个 “时间表”,由教育部门提出,代表着政府的承诺,令人信心满满。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仍有许多 “顽疾”困扰着教育发展。比如,中小学生的书包依然沉重, “减轻课业负担”的口号喊得震耳欲聋,真实的举措却显得软绵无力,难怪人们感叹:减负比登月还难!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崇拜分数与升学率的应试教育。 “学生一枝花儿,全靠分儿当家”。现实告诉人们,不少教育改革之所以 “变味儿”“走样儿”,根源就在于走不出 “以分数论英雄”的怪圈。再比如,有的大学校长感叹: “在当今中国高校的内部结构条件下,中国的大学校长是最累的校长”; “大学教师不专注于学术而忙于捞外快,是因为工资太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们的大学管理存在着明显弊端:大学被当成衙门来办,被当成企业来办,却没有被当成真正的大学来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这些教育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明日复明日地无限期拖延。如何分步骤、分阶段地扎实推进?何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这样的“时间表”,人们同样满怀着希冀与期盼。
□袁新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解决教育顽疾有多少“时间表”令人期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