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群众最有话语权”
天衢街道办合村建区民意当先
作者:宋延涛
  本报讯 (记者宋延涛 通讯员方志勇 王新)德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立足园区职能和区位优势,把社区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园区发展相结合、与百姓长远利益相结合,走出了一条 “城市化、现代化、一体化”的合村建区之路。目前,该街道办社区并建点建设已开工5处,规划建设住宅楼79栋,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搬迁村庄10个。今后将利用二至三年时间全面完成28个村 (居)合村建区工作。
  天衢街道办事处隶属于天衢工业园管委会,园处合一。项目是园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只有加快合村建区步伐,才能尽快腾出土地为项目早日落地投产提供空间。为此,他们因地制宜采用3种模式,加大合村建区力度。自主开发型。由社区自己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自主开发,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型。为了尽快搞好项目占地中涉及村庄搬迁安置工作,街道办成立了天衢投融资公司,对拆迁难度大、投入资金多的村庄,政府主导建设、安置、拆迁。市场运作型。由实力强、信誉高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运作,政府协助拆迁,做好服务工作。
  “不论采用哪种模式,我们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百姓作用,充分尊重民意。”街道办党委书记郑志永说。从政策制定,到社区规划、楼房样式、建筑面积、建筑风格等方面,街道办充分征求居委会、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意见,让村民成为主人,成为最有话语权的群体。社区建设的加速开展,缩短了项目占地区域内村庄的搬迁进程。目前,通过村庄搬迁已为项目建设腾空土地1500余亩。
  城市建设的扩展使城郊农村的土地得到增值,村庄合并后节余的建设用地,通过招拍挂,进行房地产开发,壮大了集体经济,为村民带来了长久永续的收入。用这部分收入,投入村民安置楼建设,村民不用拿钱就能住上新楼。东长村、西长村与坡芦村合为乾城社区后,由开发商开发安置。合法的一个标准院补偿20万元,按回迁楼均价1000元顶算。有一个院的村民,要两套80平方米的楼房,还能剩4万元。而项目投产后,又为政府带来了税收,目前辖区企业每年可给街道办带来财政收入6000多万元。街道办还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全市同级乡镇最好的中心医院、中心小学和敬老院。
  合村建区还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社区内购物有商店,健身有广场,娱乐有会所,就医有诊所。 “搬上楼的变化可大了,又干净又卫生,水电气暖,样样齐全。楼前花园,楼后绿地,幼儿园就在家门口,我的小孙子每天送到那里,接送非常方便。”说起生活的变化,肖何庄社区第一批搬上楼房的老村民肖振杰说。更让肖振杰高兴的是,每个月老两口都能按时领到社区发放的养老补贴金。儿子和女儿也都在社区创业政策的扶持下,搞起了个体经营。今后,在天衢街道办事处,像肖振杰家一样,23000名村民都将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他们除享有社区提供的集中供暖、供水等服务外,还享有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种福利待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群众最有话语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