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
——七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在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出路也在于创新。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石和支撑作用,深入实施“质量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提高核心竞争力,打好“创新驱动”硬仗。
  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创新程度决定发展高度,没有优化的动力结构,就没有合理的经济结构。传统的粗放式经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要素驱动模式,在能源资源约束从紧、环境压力增大的形势下,越来越难以为继,转轨到创新驱动之路乃是大势所趋。创新驱动,要求我们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
  多措并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强化创新支撑体系,建设行业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双百”对接合作,支持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各类技术中心和战略联盟,集中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实现由产品创新到产业链创新;狠抓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化科技资源,提高整体研发水平,打造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研发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同时多措筹资、多元投资,形成政府、企业、银行、担保、社会多元投资体系。
  千方百计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根本驱动力在科技,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科技与人才二位一体,没有人才什么也办不成。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途径和平台,在招才引智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下一步,要加大 “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力度,深入实施党政干部大规模培训、高端人才集聚、 “首席专家”建设、创业之星等工程,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 “以用为本”的理念,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配套政策,创新柔性引才模式,拓宽视野、重在实效,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形成近悦远来、众才荟萃、争献才智、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新引擎带来新速度。当我们的经济真正跨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一定能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评论员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