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6大对接全方位打造“同城一体”
30余家市属企业落户陵县
  ■规划建设四大片区,夯实对接基础
  ■培植五大特色产业,吸引项目聚集
  ■筹划修建6条道路,融入市区交通
  陵县讯 (任相国 王丙峰 秦国华)5月30日,陵县经济开发区的德州富华公司项目工地,人来车往,建设正酣。该项目由德州华源公司与港商共同投资12.5亿元兴建,其主导产品为芳纶高档阻燃产业用纱,设备属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每万纱锭可节约用工40%至50%。
  陵县开发区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吸引了恒丰纺织、中南集团、普利森、富路车业等30多家德州市属企业落户。去年,该县10家利税大户中德州市属企业投资的占了一半。“这是我们坚持‘深耕细作’的结果。”陵县县委书记李世民说,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思路,陵县创新打造独特优势,努力实现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要素市场、资源环保6个对接。
  从规划入手夯实对接基础,全面提升融入德州市区水平。陵县聘请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院所的专家学者,规划京沪高铁站片区、德龙烟铁路陵县站片区、两湖旅游风景区等四大片区建设,以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全国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两湖”旅游生态园、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发基地为发展定位。高铁新区陵县段规划完成后,已接待10余起客商咨询洽谈,初步达成12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
  全方位融入德州,产业对接是重中之重。恒丰纺织公司来陵县开发区不到两年,纺纱能力已达到10万纱锭,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三期5万纱锭和服装针织项目7月份即可投产,明年准备再上10万纱锭的规模。“我们看中的是这里新型纤维纺织企业众多,正在打造全国新型纤维纱线名城,既可以借势突破,又能借牌发展。”总经理罗东义说。生物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纤维和新能源是陵县近年来着力培植的五大特色产业,借助产业优势吸引德州资金、项目聚集。目前该县五大产业先后引进普利森、恒丰纺织、富路车业、陆海石油等30多个德州市属优质项目,其中3家企业成为该县机械装备制造、新型纤维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的龙头。同时,他们统筹规划了京沪高铁站区陵县段高科技创业园、东方红路陵县段8公里高科技孵化带、德龙烟铁路火车站创业园等十大重点工程,构筑起承接德州资金、技术、人才、项目转移的平台。
  交通一体化是“同城一体”发展的重要基础,陵县筹划修建了6条道路连接德州市区,积极融入德州市区交通圈。6月底,总投资2.7亿元、8公里长的德州东方红路陵县段将竣工通车,届时从陵县老城区到市行政中心仅需10分钟。此外,对接德州的主干道——高铁站至“两湖”旅游区便捷通道也已完成总体规划,与德州开通城际公交事宜已纳入德州交通发展总体规划。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0余家市属企业落户陵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