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严重旱灾也给我们这个缺水城市敲响了警钟,他们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当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时刻绷紧节水弦
作者:杜华江本报


  一组数字让人揪心:按正常计划,我市年用水量应在30亿立方米以上,可地下、地表水资源总量才11.53亿立方米,近年来靠年均引黄15.77亿立方米来维持正常用水需求。换句话说,我市缺水达50%以上,缺水现状令人担忧。
  然而,生活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珍惜、节约水资源?为此,记者采访了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
  3月27日,云南罗平县老厂乡法乃村的一名儿童背水走在山路上。面对严重旱情以及村中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的情况,法乃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每天走到村外好几公里远的地方取水,积极抗旱自救。 据新华社

  缺乏切肤之痛,提高节水意识任重道远

  生活在我市的广大群众,多数人也知道德州是个缺水地区,但认识只停留在浅表层,不够深刻。原因何在?
  首先是人们没有切肤之痛,难以形成深刻认识。西南地区经历过此次大旱灾的人们,今后节水意识肯定会增强,因为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我市虽为缺水地区,但一直靠引进黄河水补给,因而没有形成大的旱灾。人们感觉到水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不太珍惜。庆云县作为全国十八个枯水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因缺水,饮用水都发生困难,现在他们的节水意识就比其它县市区要强得多。
  节水,不必等到亲历大旱。应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把节水当成一种关系可持续发展、呵护子孙后代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其次,目前没有建立阶梯水价机制,浪费水资源的成本低。据了解,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是每立方米4元,工业用水每立方米5元,商业用水每立方米10元,洗车、洗浴业用水每立方米50元。试想一下,每立方米50元的价格,洗车、洗浴业的经营者能不精打细算吗?而我市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不足3元,工业用水不足4元,再向上没有其他阶梯水价了。价格调控的杠杆作用大打折扣。
  再次,宣传力度还需加强。“世界最后一滴水,也许就是人类的眼泪。”像这样震撼人们心灵的宣传语,能够唤起大家对节约水资源的重视。反复地灌输缺水理念、节水意义,是增强节水意识的直接途径。今年3月22日,是第18届“世界水日”和第23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各级水利部门开展了送法下乡、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3月22日这一天,全市共出动宣传车87辆,执法宣传人员300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设咨询台30处,悬挂水法规宣传标语400余条。通过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更加关注和了解我市的基本水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水法观念。但是在宣传的经常化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缺水威胁无时不在,黄河也不绝对可靠

  据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秦景山介绍,越来越频繁的缺水信号在提醒人们,节约水资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地下水位在下降,持续供水量严重不足。一个500米的深井,用扬程140米的水泵抽水,一个小时后,水泵就会空转,抽不上水来。只能等上一段时间,蓄点儿水后再抽。有些地方,用出水量每分钟50立方米的水泵,上水量仅能达到30立方米。
  气候变化异常,出现降水偏少的可能性加大。据资料显示,自1964年以来,我市年降水量一直没突破600毫米,十年九旱已成为我市的气候特点。2008年秋到2009年春,我市创下200天没有有效降水的纪录。这次西南五省的特大干旱,也是因长时间没有降水造成的。气候因素不可预测,人工降水的操作性非常受局限。
  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每年分配给我市的引黄指标也随之下降。前些年,引黄指标都在10亿立方米以上,今年则降到了9.77亿立方米。指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缺水地区增多,引水需要不断增加。目前,我市的用水缺口主要靠引黄补齐,但黄河也曾创下断流273天的纪录。万一黄河断流,我市引不来黄河水,后果难以想像。
  节水当从现在做起

  节水,应落实到行动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据资料显示,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而农业灌溉效率仅为45%,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农业节水工程示范工作,并推广了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大田喷灌、棉花膜下滴灌等灌溉节水技术,以及地膜覆盖、保水剂、耐旱作物等农业节水技术。另一方面,在用水计量方面不断进行改革。目前,我市禹城部分乡镇已经实行了刷卡取水。
  在工业方面,专家建议新上项目应采用低耗水设备,对旧的设备进行节水技术改造。目前,华鲁电厂采用先进技术,对水进行事前处理,使用水量节约了20%以上。
  在生活中,人们应自觉节约水资源。新建楼房的水龙头、坐便器等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同时提倡中水利用,家庭中除饮用水外,洗、涮、冲、浇等都可以用中水。目前我市通过污水处理日生产中水可达18万立方米,但因配套管道输送等设施不全导致多数中水白白流失。专家还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出台阶梯水价政策,定量范围内按常规水价收费,超出部分应以常规水价的8至10倍收费,以提高用水成本来促使人们养成节水习惯。
  □本报记者 杜华江 本报通讯员 王利民 刘吉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时刻绷紧节水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