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春节楼市“寒意阵阵”
“相持”如何待见分晓
作者:叶锋
  虎年春节期间,沿海各大城市的楼市可谓“寒意阵阵”,成交依旧延续着1月以来的低迷态势。截至目前,调控中的楼市之变,大多在市场各界预料之中。接下来,高房价能否明显松动,成交量能否回升,市场将相持到何时,或将在进入二季度后逐渐见出分晓。

  春节楼市遭遇“寒意”

  “店里很冷清,基本上没活儿干。”20日,上海一位自大年初四起上班的房产中介业务员告诉记者。
  上海中原地产副总经理吕尚伦说,春节期间各门店二手房的“带看量”比去年同期约下降10%;20日是节后上班首日,上门客户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客户还处在前期看房阶段。
  一手房市场同样“遇冷”。记者查询各城市房地产交易官方统计网发现,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在2月14日至17日(大年初一至初四)间均无商品住宅成交纪录,上海、广州在此四天的登记成交总量仅分别为6套和9套。19日,“春节楼市”略有好转,但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当日成交量也仅分别为25套、8套和3套。
  相比而言,除个别楼盘价格在高位之上有些许“让利”外,房价总体上依旧坚挺。上述业务员说,“买卖双方现在的兴趣都不大,房价没有明显松动”。
  甚至,由于“学区房”等需求因素推动,部分房源价格居高不下。记者从中介获悉,上海徐汇区有一套面积60余平方米的房源,虽然“房龄”已有20多年,但由于临近一所著名小学,春节期间以每平方米3.7万元的高价成交。
  记者日前致电上海普陀区中环线内一处楼盘的售楼处。该楼盘去年上半年的均价每平方米不到1.5万元,而目前在售房源均价已涨至每平方米2.5万元至2.7万元。售楼小姐说,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春节,这个价格就没怎么动过,“今后可能会有一些优惠,但幅度不会太大”。
  多种因素导致春节楼市延续“冬眠”

  “春节楼市”的低迷并不令人意外,业内人士认为这由多种因素导致。
  首先,是1月成交下行态势的惯性所致。中国指数研究院2010年1月监测的30个城市中,9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出现下跌,不少重点城市成交量降幅超过50%,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一天之内“零成交”的现象。由此不难理解,春节期间,各地楼市成交量依然顺势下跌。
  其次,是供应量持续偏紧。以上海为例,上海“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显示,2月上海将推新房源的项目不到30个,不到1月新推房源楼盘数量的一半。多个登记为“即将开盘”的楼盘的售楼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盘;一些楼盘则干脆将开盘日期从上半年推迟到了下半年。二手房方面,屋主普遍“惜售”也导致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再次,从根本上说是此轮楼市调控起效所致。就最近的政策因素而言,多家银行春节前明确提高首付比例,取消个贷利率优惠,直接增加了房产交易成本。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上调则引发了关于“信贷紧缩”的种种猜测,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气氛。
  春节后楼市看点:价格何时松动,成交何时回升?

  一面是购房者面对高房价望而却步,一面是开发商手握重金观望等待,相持之下就出现了目前楼市“量跌价平”的状态。
  时至眼下,对此轮调控的观点也开始出现不同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去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面积、土地开发面积相比2008年均有大幅减少,这就意味着2010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供不应求”局面仍将继续;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改变,房地产企业将坚持到价格继续上行的那一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政府调控楼市是有办法的,能够在稳住成交量的同时让房价调整到位。
  吕尚伦认为,当前的市场行情还不明朗,可以预计近期的成交周期将继续拉长。政策调整后,一般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消化期”。高房价何时能松动,成交量何时能回升,预计进入二季度后将逐渐趋于明朗。 新华社记者 叶锋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相持”如何待见分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楼市·家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