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喜帖满天飞“80后”患上“请柬恐惧症”
作者:韩超
  临近农历新年,按照民间说法,牛年是双春闰月好年份,许多新人都选择在新年结婚,参加亲戚、朋友、同事的婚礼也是现代职场人社交关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但随着 “80后”结婚高峰的到来和礼金的水涨船高,部分仍在校学习或者刚刚工作的“80后”,面对鲜红的请柬,除了满心的祝福外,随之而来的经济负担让他们感到无奈甚至“恐惧”。
“80后”学生:不差感情,差钱

  “礼金不能‘打白条’,不能刷卡,不能拖欠,一个请柬是一个人情债。”家在夏津县农村、正在济南一所高校读研的焦健拿着手中的请柬向记者诉苦。
  1985年出生的焦健刚刚放了寒假,就频繁在同学和朋友的婚礼间“赶场”。近一个月,他已经收到了4份请柬,光礼金就需要600元,有时还要坐火车到外地给同学“捧场”。“收到请柬,我很高兴,这说明同学关系好。但目前我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礼金的开销确实成了我不小的负担。”焦健告诉记者,虽然每次拿出的礼金不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时接到未婚同学的电话就会下意识地问一下,是不是要结婚了?
“80后”上班族:硬着头皮向同事看齐
  2009年8月刚刚工作的曹媛媛供职于我市一家媒体,今年元旦后,身边的同事好友结婚的就有6对。她给记者看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2009年各笔婚礼礼金:11月10日,大学同学结婚,200元;12月25日,同事小高结婚,100元;1月26日,好朋友结婚,500元……
  “虽然现在刚刚参加工作,但为了不丢面子,一般情况下,礼金的多少还是参照大多数同事的标准。”曹媛媛说,参加还在读研的同学婚礼时,自己会“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以上班族的标准随份子。如果是同事结婚,那就更要和其他同事看齐了。
  曹媛媛无奈地说:“礼金不代表感情,但感情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通过礼金来衡量的。”自己也曾尝试着不送礼金,买一些纪念品来表达心意,但买礼物时还是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价钱标准,总是感觉如果自己拿少了,面子上过不去,说不定还得罪人。
莫让“礼金”攀比冲淡友谊
  面对因随礼而产生的 “喜庆”负担,德州学院社会系的老师王华认为,中华民族提倡“礼尚往来”,但同时也提出“君子之交淡如水”。婚礼的功能之一是让亲朋好友分享喜悦,亲友们也能通过婚礼向新人表达祝福。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婚礼追求“大排场”、“高档次”,而礼金也在这种互相攀比的风气下水涨船高,这样的婚礼实际上已经变味了。
  王华说,“8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是一个思维相对活跃、创新意识较强的群体。如果一味在婚礼“份子钱”上攀比,不仅落入了俗套,而且也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礼金债”,给家庭带来一笔不小的额外负担。建议新时代的年轻人多选择创新式的婚礼,避免在“份子钱”上相互攀比,以免同学、同事之间的美好友谊被变味的“份子钱”冲淡。
  另外,王老师建议,旅行结婚、集体婚礼都是不错的选择,或者举行小范围的结婚仪式,只要能让朋友们一起分享结喜悦,婚礼就是很有意义,而且还可以抑制“礼金”水涨船高的不正风气。
□本报记者 韩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喜帖满天飞“80后”患上“请柬恐惧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