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千车返乡引发冲击波
——乐陵市打工经济调查
  “1%”效应

  锃亮、流线型的本田雅阁,牌照 “京G”开头;半圆形车顶弧线造型的帕萨特,牌照“云A”开头……1月28日上午,笔者走在乐陵市兴隆北大街,一辆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小轿车从眼前疾驰而过,就像轿车 “博览会”。下午,笔者在开元大道至少与9辆挂天津、青岛牌照的豪华轿车相遇;在乐陵市最繁华的文化娱乐中心广场附近,停着3辆北京牌照车、1辆江苏牌照车;在渤海路边,民企老板付擎坐在 “津E00956”别克轿车内,洗车的泡沫沾满了车身,这是一辆2.5升的豪华轿车。当日,几乎每个省市的车牌号,都在乐陵看见。
  在振兴路十字路口值勤的交警张新军说,去年,返乡的异地牌照轿车已经不少;今年,数量明显增多,其主人是在外打工创业、春节返乡的乐陵籍成功人士。据不完全统计,乐陵市13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中, “有车一族”上千人,占打工者总数的1%左右。
  成功来之不易

  乐陵出现的 “1%”,无疑是先富起来的一批。当一辆辆本田、帕萨特、别克驶在故乡的街头,张伟、贾士光、付擎等已经开始坦然展示成功。张伟在北京开办了5家中型宾馆,生意不错,他脸上带着成功商人的骄傲。
  张伟的5家宾馆,每月仅给员工的工资就高达10万元以上。这几年来,他在乐陵城区分别买了两套商品房。今年春节前,给父母买的价值30万元的一栋楼房即将交付使用。
  贾士光在青岛创办了一家制衣厂。开车回乡的几天里,他为儿子的婚事忙得不亦乐乎。他公司生产的体恤衫出口韩国,年产值近千万元。
  这3个成功的创业者谈到买车的初衷,无一例外地提到 “企业形象”,没有一个人有炫耀的成分。
  当然,每一分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打翻 “五味瓶”的故事。
  张伟还清楚地记得1999年的那一幕:正月初八,他还准备安安心心在家上班;正月初九,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他只用2分钟就作出了决定:到北京 “寻宝”。
  最初的日子很艰辛。他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转悠了半年,先是在前门转包了一家旅馆,几乎没有赚钱。后来三易地址,骑着自行车转遍京城,骑烂了3辆自行车,才走进了光华里小区与人合伙开起第一家宾馆。至今,张伟还经常去光华里小区转转。他说,这是一种感怀。
  28岁的贤宁电子公司经理付擎,因为家庭原因,16岁就失学在家。刚开始,付擎在家做电焊工,用两年时间赚的2000元辛苦钱考了驾照。拿到驾照的第二天,他就登上了开往天津的汽车。
  付擎在天津打工挣的第一笔钱,用于再学习。他在天津技工学校进修两年,拿到了大专文凭。又走进一家韩国商人投资的公司,从业务员做到业务主管。2004年,付擎独立开办公司,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这一年,他24岁。去年,付擎决定回乡创业。
  反哺枣城

  当笔者把采访到的这些故事与乐陵市一些部门的干部交流时,他们十分兴奋。 “刚开始,看到豪华轿车穿梭在街头,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发改局局长王德民感慨地说,“其实,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乐陵市委书记杨光来认为,这是 “打工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出现的可喜现象。
  “第一步,把人送出去;第二步,跟踪管理,打工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第三步,回归工程,请取得成功的打工人员返乡创业。据统计,目前在外的乐陵打工人员中资产上千万的有100多位,资产过百万的有1100人左右,仅在北京、天津、广州地区经商办企业的就有七八百人,乐陵市每年通过打工赚回16亿多元。”杨光来说。
  这是乐陵最丰富、最独特的资源。这两年,乐陵市一直在大力实施以吸引外出打工有成者回乡投资创业。
  杨书记从上任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一个惯例——每年春节请外出回乡人员吃团圆饭。在他的带动下,乐陵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中秋、元旦等节日,市主要领导要亲自给外出创业、工作人员写一封信、寄一张贺卡;对在外创业人员有求必应,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去年,乐陵市引进项目286个,到位资金47.9亿元,其中85%以上来自 “回巢凤”。
  笔者在乐陵高新技术产业园看到,尽管春节将至,但施工场地仍然一片忙碌。贤宁电子有限公司价值百万元的第三条生产线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开着一辆丰田佳美奔忙的付擎说: “年前生产线试生产不成问题。”
  “1%”的效应已经得到具体体现。    □贾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千车返乡引发冲击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