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万强:岗位在变热情不变
  □记者 任晓敏 李吉坤 特邀记者 刘国静
  “王主任,这个文件你先给把把关,还需要复印200份。”“王主任,三点开会,你赶紧通知一下。”“王主任,这个文件现在需要盖章”……短短15分钟,他就处理了5件急需解决的事情。近日,记者在德州幼儿师范办公室见到了这位忙碌中的办公室主任王万强。工作已有25年的王万强,在一线教过学,也为学生就业跑过“门路”,干过办公室,但无论工作的大小,他始终保持一份热情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了成绩。
  1985年,王万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德州幼儿师范学校,工作第一年就当上了班主任。幼师的学生多是女生,为了更好地处理班级事务,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教学中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通过班干部的带动和管理,带领整个班级同学的共同进步,实践证明了他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多年来,他所带班级连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的家长都是怀着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的,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才是对老师这个职业真正负责。”这是王万强始终不变的教学理念。在对待班里的“特殊学生”上,他总是表现出极大地耐心和责任心。1999年他带的班上有位叫李艳的同学,性格十分孤僻,不爱说话,不和同学交流,班级组织的活动也从不参加。王万强多次找时间跟李艳谈心,起初李艳很不配合,不管王万强说什么,她始终是缄默不言,后来,她终于被老师的坚持所感动,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原来她是班里最矮的学生,和其他同学比,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时间一久,自卑的心理使她变得越来越冷漠。经过王万强长期的心理辅导,李艳走出了心理阴影,2002年毕业后,她被临南一家幼儿园聘用,并成为学校教学骨干,每逢教师节,她都不忘打电话问候王万强,像对待自已的父亲一样跟老师拉家长、谈工作。
  2002年,因工作需要,王万强被调到校招生办负责学生就业和招生。“干了17年教课工作,突然工作岗位大变,工作方式、方法都失去了效力,真让我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王万强回想当初仍深有感触。那一年新生刚入学不久,他就开始奔走于德州、聊城、泰安、沧州等省内外城市之间,考察各地幼教机构的用人需求,通过3个月的努力,终于为学生的就业之路点亮了绿灯,该校学生顺利实现了100%就业。工作上小有成就的他,没有原地踏步,为了提高学生在用人市场的竞争力,每年寒暑假他都帮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解决了过去学生临近毕业时实习时间短,实践机会少的缺陷。同时他建议学校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不断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通过几年的努力,德州幼师已与500多家幼儿园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往来关系,学校就业率年年保持100%的好成绩。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王万强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招生就业先进个人”。“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干就干好。”王万强严肃地说。2006年底,王万强调到学校办公室工作,负责协助领导办理专门事项、起草公文、协调关系、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制定规章制度、管理会议、收发信函、接待来访、招待客人、安排车辆、整理文档、管理印章等工作。“办公室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事越多就更要保证稳中有速、不出纰漏。”王万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前不久王万强还被授予“全市教育系统办公室先进个人”的称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万强:岗位在变热情不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政教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