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自去年十月份起,我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要求,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启动了以村庄合并、农村社区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破解了长期困扰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拥护,被喻为继土地改革、“大包干”之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大村制改革——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探索
作者:下转二版
  □本报记者 杨德林 宋延涛
  “合了好,村大了才能办大事,看着这新修的路、新安的电,24小时都有的自来水,心里就亮堂!”宁津镇高家社区村民王树荣说。他所在的朱庄村与临近的高庄村合并成了高家社区。两村合并后,社区党支部先后为朱庄村修了两横一纵470米柏油路,安上了自来水,新上了变压器。
  像王树荣一样,今年我市有许多农民群众用“想不到”、“变化太大了”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通过一年多的改革,全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减少到3227个行政社区(村),其中合并后新建农村社区2400个,群众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市大村制改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在我市调研时指出,村庄合并社区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共同繁荣的需要,不但行政上要合并,更要在发展中真正融为一体。
  村庄合并势在必行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事关全市大局,而长期以来,村庄规模小、实力弱、无序发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如我市农业人口403万,占全省的6.4%;行政村8319个,却占到全省的十分之一,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人口最少的村仅29人。村级规模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源分散,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村党员干部后继乏人,群众难以分享公共服务,造成了人为的城乡二元分割。
  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村庄合并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委员会,提出了不强推、不硬合、不急躁、不冒进的方针和靠思想引路、政策引导、典型引领的要求。并先期在17个乡镇进行试点,制定了“五不变一不降低”政策(村庄规模调整后,原行政村、组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行政村的各项承包、租赁合同及合理优惠政策不变;原村级资产、债权债务不变;原自然村村名不变;原行政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变;原退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不降低),有效破解了村干部安置、债务处理、新村宅基三大难题,解除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后顾之忧。
  各地在村庄合并中,因地制宜采取农村社区整合、城中村改造聚合、强村带动、产业联结、自然村恢复、邻近村合并和企业村庄结合7种模式,共新建农村社区2400个。与外地社区建设不同的是,我市先进行村庄班子合并,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行政管理型社区,再根据规划逐步并居、增加服务功能,形成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农村社区,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在全省是一项创举。
  顺应民意选出“当家人”

  村庄合并后建社区不是换个名字、挂个牌子这样简单,关键是要合班子、订规划、订制度,在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重大进展,选出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今年8月30日,德州市村庄合并后的首个农村社区村委会,在平原县坊子乡叶庄社区选举产生。叶庄社区由原叶庄、前杜、宁庄、杏仁店等7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社区建立后,通过“两推一选”选举产生了叶庄社区党支部。经过激烈竞争,原前杜村党支部书记陈如德以高票当选为叶庄社区首届村委会主任。
  为了稳步推进农村社区“两委”建设,市里提出设立党总支的农村社区,党支部必须建在产业或行业上,不能建在已撤销的行政村上。条件成熟的新建社区直接选举产生社区村委会;条件不成熟的,设立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过渡机构。在社区村委会选举工作中,
各级严格按照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把程序,严肃纪律,充分尊重选民的意愿,切实保障了社区群众的民主权利。
  截至11月30日,全市已经有1243个农村社区完成了村委会选举工作,还有976个农村社区进入了选举程序,年底可基本完成。农民的热情高,选民参选率高,许多地方参选率达到90%以上,有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也专门回家参选。
  通过选举,一大批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人才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如,平原县坊子乡大蔡社区,通过选举,过去不是村干部的大蔡牧业公司董事长蔡福涛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为本社区新上养殖小区2处,发展肉鸡20多万只。
  初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当前,根据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部署,我市第一步合村工作已全面完成;第二步选班子进展迅速、顺利,即将全面告捷;第三步搞规划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居已经提上日程。通过村庄合并,全市村均人口由合并前的527人增加到1396人,社区(村)干部由原来的30047人,减少到现在的17955人,减少40.2%。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合村并居,搭建起了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平台,初步打破了制约发展的城乡二元格局。
  ——搭建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平台。通过村庄合并,社区人口规模基本达到了1500人左右,保证了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产科技、商贸流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社区的有效利用、成本降低和长期运转。如,平原县坊子乡坊子社区建立了社区中心服务大厅,实行收缴电费、电话费、生育计划审批、宅基地审批和医疗卫生等“一个窗口”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
  ——搭建了整合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的平台。村庄合并后,政府能够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围绕中心村实施集中投入;原行政村的人才、技术、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也得到有效整合,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如,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村与周围4个村合并成东崔社区后,社区党总支对各村土地进行了调整,蔬菜种植面积由800亩发展到6600亩。
  ——搭建了完善农村民主管理的平台。村庄合并社区建设,拓宽了选人用范围,优化了基层组织队伍,增强了村级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如,禹城市夏季社区由夏季、朱庄、范庄、王桥等9个村组成,通过民主选举,原夏季村党支部书记魏友勇当选为社区支部书记,解决了以前村班子管不了、干不了的事。
  ——节约了行政成本和土地资源。村庄合并后,干部职数逐步减少,办公费、招待费等支出大大缩减,有效降低了村级组织的运行成本。据测算,全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完成后,可节约土地近100万亩,每年节约村级运行费用近2400万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探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