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市先行一步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绿色”成就逆势飘红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逆势飘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5亿元,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8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7.9亿元,增长13.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先行一步,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培植了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四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以上,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幅度居全省前列。
  由于在“绿色经济”发展上成绩突出,今年我市相继获得中国最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基地称号。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国太阳城、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等众多“国字号”品牌。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德州的绿色经济发展令人振奋。”不久前,国家环保局一位领导在德州考察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开发以及企业减排情况后,感慨由衷而发。
  可谁能想到,之前的德州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模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新一届德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后,立即展开多次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找寻破解瓶颈的良策,于2007年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
  ——紧紧扭住节能减排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和环保问责制,坚决关停了 “五小”企业,依法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粉煤灰、农林业废弃物利用率达80%,煤化工固体和气体废弃物利用率达100%,减排了大量 “三废”产品。去年,我市万元 GDP能耗降低7.12%,超额完成5.75%年度目标,受到了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今年,我市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尽快谋划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同时,抓好100家骨干企业的130个技术改造项目,倾力培植骨干企业群体。
  ——全力培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调优经济结构。目前,我市年产太阳能热水器300万平方米,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全国的10%;低聚木糖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木糖醇生产能力世界第二、低聚糖生产能力亚洲第一;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290余家、文化体育企业达122家,其中泰山集团是全国最大体育器材专业生产商。
占领高效产业制高点

  逐“日”追“风”,新能源产业攀登制高点。皇明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太阳能企业,在“三高”真空管、建筑一体化、热能工质转化、光伏照明与并网发电等领域拥有专利近600项;通裕集团的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市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甜蜜产业”领军,生物技术产业亮点频现。我市成为国内品种最全、质量最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功能糖生产基地,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以财政金融资金为后盾、以政府服务为保障的“产、学、研、资、政”五位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组建了40余个生物技术创新平台,成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目前,我市共有31家企业生产的57种主导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其中有46种主导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前3位,38种主导产品产量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1位。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相继出台关于贯彻上级扩内需保增长的17项政策和28条意见,千方百计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前,全市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668个,完成投资435.1亿元,争取中央新增三批项目229个、总投资31.9亿元,争取省三批调控资金项目92个、总投资59.8亿元,在全市筛选出104个重大项目集中推进,总投资73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9.8亿元,一批企业实现了做大做强,打破了长久以来德州企业“群山无峰”的被动局面。
  农业发展大打“绿色牌”。今年以来,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品质农业示范区进行奖励、扶持,重点建设提升60处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建设10万亩品质蔬菜示范区,推动品质农业向纵深发展。我市已有38个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和5个有机产品获得国家认证,认证面积160万亩,带动基地410万亩,规模养殖基地1550多处,带动近80万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轨道。
进军现代旅游服务业
  今年11月29日,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德大铁路、龙烟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我市隆重召开,加上已经建成的京沪线、石德线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线,我市已经构筑了双纵双横铁路交通网,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更加巩固。
  现代旅游服务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今年,我市抢抓机遇,积极完善和落实市里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积极向上级申报物流项目,被列入省级六大物流节点城市和全省五大物流区域之鲁北物流区域的核心城市。1至10月份,我市社会物流总额实现980亿元,同比增长19%,已引进京津济地区服务业项目69个,其中过5000万元的有17个,总投资47.5亿元,到位资金27亿元。银座商城、中国再生资源公司、盖世物流、佳怡物流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96.7亿元,同比增长16.4%,占GDP比重达到34.4%。
  全市旅游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年1至10月,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16.9万人,同比增长2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2.9%;接待入境游客3.75万人,同比增长53.8%,实现外汇收入1148.71万美元,同比增长45.39%,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全市A级景区达到14家,其中,3A级景区5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12家,旅行社达46家,星级旅游饭店达到19家。
   □本报记者 梁希东 杨德林 唐晓颖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色”成就逆势飘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