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华调查
湘乡网上“晒”官员住房调查
作者:苏晓洲谢樱

  湘江支流涟水河畔的小城湘乡市,近来在官方网站披露了69名县处级官员私有房产信息。老百姓上网点击,就能查阅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官员们的房产信息。
  纪检监察部门说,让官员集体上网 “晒住房”,意在营造官员清白做人、清廉行政的环境与氛围。而这项“倒逼”官员主动接受监督、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热情、形成监督社会合力的“阳光新政”,湘乡市试点是“一小步”,未来还有由点及面的“一大步”。


市委书记的房子“又小又旧”


  从11月初开始,湘潭市及其辖内的湘乡市,不少人谈论湘乡网、湘潭廉政网等媒体上公布的湘乡市69名县处级干部的住房情况。
  记者从网上公示的情况看,去年年底从外地调湘乡市任市委书记李世宏的房子可谓“又小又旧”。李世宏申报的房产,位于长沙市内湖南省教育厅。产权面积86平方米的这套福利房公寓,李世宏花了50000元于1995年购得。
  相比之下,湘乡市其他干部的住房,比李世宏要“大气”得多。虽然多数人申报住房只有一套,但面积多在100多平方米以上。申报两套住房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东山办事处党委书记彭立荣(副县级)申报3套住房,包括一套面积50.79平方米的福利房、一套面积133.8平方米的商品房(在建未交付)、一幢面积800.6平方米的自建房。为添置上述房产,彭与家人分别支付了9000元、379000元和230000元。
  对湘乡市69名官员“晒”出的房产,各界解读不一。湘潭市纪委为此公布了举报电话(全国纪检监察统一举报电话12388和信访举报电话0731-58583343),并在网上设立举报箱,接受涉及瞒报、收受贿赂买房、违规购买经济适用房、违规减免税费自建房等方面的举报。据了解,目前,纪检部门尚未收到明确举报。


湘潭市未来要“晒”1700多名官员房产


  记者从湘潭市委了解到,“晒”湘乡官员的房产,缘于中纪委在湖南实行领导干部住房信息公示试点,湖南选湘潭市试点,湘潭市则决定在湘乡市试点。
  社会上有种声音认为,官员房产是其个人“隐私”,不好问,不宜谈,更别说上网公示。湘潭市纪委在湘乡市推动这项试点,筹备、酝酿,也是一波三折。
  记者从湘潭市了解到,湘潭市纪委于2008年7月就启动了县处级领导干部住房情况报告制度。相关官员“房产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自建房、参与单位集资建房、购买福利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的情况;租房、出卖和出租房屋和现居住人员情况;营建、买卖、出租私房手续情况等。根据官员的申报,湘潭市纪委建立了电子和文字“住房廉政档案”。所有相关人员,被要求在建档后一旦发生房产信息变动,1个月内就必须上报,否则可能面临调查。
  2009年,湘潭市纪检监察机关拿出了一套官员房产网上公示操作办法:信息包括登记本人或者配偶名下的住房,家庭中未成年的或者尚在校学习、无独立生活来源的子女名下的住房,与共同投资建设、本人实际享有权利、登记在他人名下的住房。
  今年7月,湘乡市受命尝试公布县处级官员房产。但湘潭市纪检监察部门认为,这次公示尚有瑕疵。为此,中共湘乡市委常委会组织学习了住房信息化文件和公示方案,重新组织申报和公示。
  据记者了解,湘潭市纪检监察部门手中,眼下掌握着全市1700多名县处级干部上报的个人住房情况,未来,他们将按照“湘乡模式”,逐步在网上向社会公示。


“阳光新政”创新点在哪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各地围绕领导干部个人财产公示,相继作出了一些尝试。此次湘乡市在网上“晒”官员住房,其中蕴含三大创新:
  一是“晒”的背后有严格的申报制度。湘潭将过去通过个人重大事项等方式分散地、不经常地报告住房情况,变更为常规性、动态性情况报告,这有利于增强住房监督的效果。
  二是网上公示扩大了监督主体。即将过去的住房情况由单位内部监督为主扩大为社会监督,大大增强了对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的监督力度。
  三是建立了产权产籍电子核查制度,对住房申报信息可实时稽核,进一步遏制了瞒报。


“晒”房产尚未形成“大气候”


  在湖南,对于湘乡此次“晒”房产之举,关注的人很多。
  据湘潭市纪委介绍,他们的网站发出官员住房信息公示初期,曾因调试版面曾屏蔽一天,结果马上就有网友发帖质疑说:“有这个标题,可没做链接,这个‘空壳’放在上面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公示功能恢复后,马上有网友号召“自建房都填上来了,大家把眼睛擦亮,看看哪个有漏填了没填的”。
  湘潭市纪委认为,这恰恰表明群众参与党风廉政监督的热情受到这项制度的激发,他们乐观其成,这也正是这项制度设立的初衷。
  但也有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领域已经全面市场化,任何人在任何城市,花钱就能买到房。但全国“一盘棋”且信息共享的房地产登记和查询系统,却尚待建立。这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让某些“问题官员”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外地甚至外省市购置房产,藉此回避申报。因此,要让这一制度更完善,尚需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房地产信息联网和官员房产公示,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房产腐败”的温床。 (据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谢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湘乡网上“晒”官员住房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国际国内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