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揭密网上购药陷阱
“400”电话易误导消费者

  “彻底根治白癜风”“永久告别高血压、糖尿病”“三疗程治愈红斑狼疮,永不复发”……打开电脑,一个个颇具诱惑力的“特效药”广告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让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患者怦然心动。最近,笔者就亲自“跳”了一回网上购药陷阱。

  特效药的江湖

  笔者接到母亲的电话,要求为她购买一种名为“益肾清肝降压胶囊”的“高血压特效药”,并叮嘱说该药是由中国国际医学研究院下设的首都高血压专研中心精心研制,有正规国药准字的药品,并且治疗中心实体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经过电话联系,销售人员说可以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并且保证无效退款。
  拨通了母亲给的电话,响了3声后,一个操浓重地方口音的男子接听了电话。
  “你好,请问是潘灿辉院长吗?”
  电话那边迟疑了一下:“啊……是我。”
  “我想买‘益肾清肝降压胶囊’,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哦,我们这个药就是治疗高血压的,吃几个疗程就彻底好了!”
  “高血压短期可以根治?”
  “对,我们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新药,高血压特效药。”
  “一般吃几个疗程能好?”
  “我们这个药是‘三治一巩’,得病时间长的话,就是三到五个疗程治,一到两个疗程巩固,时间不长的一般三个疗程治,一个疗程巩固就行了。”
  “多少钱?”
  “我们是480元一疗程,一疗程就是一个月。包你好,我跟你讲,很多人买我们的药。你自己上网站看我的发货记录,每天都有好多人买,吃了包好!”
  “那要是不好呢?”
  “肯定好!要是真不好,你到当地医院开证明,给我们打电话,我上门把药取回来,看到证明把钱退给你。”
  “怎么买?”
  “我们免费给你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可以在电话里跟我说,也可以上我们的网站订购。”
  “送货人是你们的员工还是快递员?”
  “是我们的员工。不不,不是我们的员工,我们员工哪有时间给你送药。我们医院很忙的。”
  “我能直接到你们医院去看病吗?”
  “我们是内部科学机构,你进不来的,你要买药就现在跟我讲,不买你就再想想。”“潘院长”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
  打开“潘院长”告知的网址,一个看上去非常完善的购药网站出现在眼前。网站上机构组成、药品介绍、专家风采、药监部门批文、医患问答、详细地址、联络方式、购药流程等栏目一个不少,下方还链接有“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网站。
  网站上介绍道:“中国国际医学研究院首都高血压专研中心是专门从事高血压的研究与治疗的权威医疗机构,是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新药攻关重点单位。共有在职员工2600多人,其中教授级职称56名,博导6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多人,多次荣获国家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奖项。”药品介绍里有非常详细的药物成分、国药准字等;打开药监部门批文,是一份看上去十分正规的扫描件;专家介绍有名有姓:“李国平教授,国际高血压协会亚太地区常务理事……”特别鸣谢单位有世界卫生组织、国务院、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工商总局……
  乍一看去十分唬人,然而笔者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查询后,发现“查无此药”。
  笔者随即拨通了北京市平谷区公安分局的电话。值班民警告诉笔者,骗子在网站上留下的地址“平谷区新平东路89号”根本就不存在。“新平东路咱们这有,但没有89号,更没有什么高血压专研中心”。并表示如果有受骗群众报案,平谷区公安分局即可受理。
  至此已完全可以判定“益肾清肝降压胶囊”为假劣药品。

  400电话易误导消费者

  骗子除了把网站做得以假乱真外,还在网站设置了会员专区、QQ在线客服、400免费热线电话等,让人以为是长期经营的正规商户。在很多消费者印象中,800电话、400电话是像联想、海尔等非常正规的大厂商才有资格开通的免费客服电话,是可信赖的表现。然而,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网上400电话叫卖声一片。
  笔者随意拨通了一个卖家的电话。卖家告诉笔者,他们是新联通的一级代理商,是被授予了销售资格的。只需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一个手机号码和一张营业执照复印件,便可开通一部400电话,每月最低消费50元,每分钟0.15元,并暗示笔者若无营业执照可在网上随意下载,“在我们这里通过没有任何问题”。
  电信部门表示,800电话、400电话和普通电话只有一个区别,就是接听方支付费用。电信公司只负责提供号码,申请号码的企业如何利用这个号码自行决定。各电信运营商800电话、400电话(免费)的推广,让骗子们为自己的信任天平又轻松地加上了一个筹码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潘院长”留下的400电话后,居然发现同一个号码链接下,竟然还有研制胆囊病特效药、颈椎病特效药等多个位于京郊不同城区的科研中心,“潘灿辉”的身份一会儿是“院长”,一会儿是“财务主任”。

  网上购药要谨慎,应对有技巧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判断互联网上宣传的药品真假,可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网站,浏览网上购药安全警示栏目进行判断。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副局长崔恩学介绍,最近侦破的几个案件表现出来一个新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宣传假药劣药,再通过快递邮购等方式进行销售。对此他提醒消费者,买药要谨慎,对宣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医疗机构配置的制剂、军队特需药品、批准试生产的药品等,大家都不要相信。因为按照药品广告发布的相关规定,这些药品是禁止做广告宣传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2005年发布的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中特别强调,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网站,应在其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只能向个人消费者销售非处方药。目前,国内只有12家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网站,除此之外的药品销售网站,均属违法。
  前不久,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针对目前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广告,以及通过邮政信箱、快递服务等渠道销售假药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期望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会获得一个比较安全的网上购药环境。
□苏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揭密网上购药陷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时尚·消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