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让农民鼓起了腰包,再加上国家的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拉动了汽车消费增长——
宁津32村庄进入“汽车社会”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私家汽车是生活富足的象征,而农民则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宁津县却让二者之间划上了等号。
  日前,在宁津县张大庄乡齐东村采访时了解到,只有62户村民的齐东村,共有各类小汽车34辆,各种货车47辆。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奎自豪地说:“按照国际标准,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达到20辆左右时就进入了‘汽车社会’,现在俺们村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我们从宁津县交警部门获悉,目前该县像齐东这样进入“汽车社会”的村庄共有32个,主要集中在宁津镇、时集镇、开发区、张大庄乡等地,全部是工商业发展较快的经济专业村。其中,有“全国网带第一村”之称的大祁村,410多户村民中152户有小汽车,有的甚至不止一辆。
  近年来,宁津县以建设“北方温州”为目标,轻税薄赋,放水养鱼,千方百计做好富民文章。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总数达8000余户,各类专业村达300多个。在宁津镇、张大庄乡等民营经济发达乡镇的一些村庄,那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坐在自家院子里做些木器白茬打磨、产品包装之类的小活儿,一天也能收入三四十元。齐东、清明寺、孙杨处等村不仅本村无闲人,还吸引河南、内蒙古等地的外来打工者四五百人。地处城区的闫沙村通过建立副食品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全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2005年村民全部搬进了新楼房,2008年人均纳税达4800余元。截至9月底,宁津县居民储蓄余额达62.7亿元,人均超过1.3万元,居全省前50位。
  富裕起来的宁津农民开始从传统的注重“衣食”的生活形态向看重“住行”转变,再加上国家的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更推动了农民购车的积极性。刚买了一辆长安之星的时集镇孙杨处村村民崔吉远说:“春节前就想买了,没选到理想车型,后来看到买长安车国家给补贴好几千块钱,觉得国家支持的肯定错不了,就买了它了。有了这车,咱经商、游玩儿都方便多了!”
  截至9月底,宁津县私家小汽车保有量已达9309辆。其中,2007年新增871辆,2008年新增1029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8.1%,年均增长速度达12%。按照这个速度,到2016年,宁津县即可全面进入汽车社会。
  除小汽车外,该县登记在册的货车、农用四轮、三轮、拖拉机等车辆达6万多辆,农机总动力达175万千瓦,居全省第10位,成了“欠发达地区的发达现象”。汽车的大量涌入,也推动了该县“汽车经济”的发展。目前,宁津县的汽车经销公司达9家,县城周边的汽车维修、装具门店有40多家,洗车点有60多个,有政通、鲁源等4家驾校,学员期期爆满,2008年共办理驾驶证4759个,今年前9个月又办理4572个,同比增长14%。 □朱殿封 杨书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32村庄进入“汽车社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