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农意识必须丢
——深入解放思想系列谈之五
  我们的时代已经不是小农时代,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潮汹涌,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进取意识、开放意识,干事业需要放宽眼界、开阔胸襟,谋发展需要超越自我、永不满足。但是,打破一种有形的既有的经济制度容易,走出无形的固有的思想误区却很难。今天,小农意识仍旧不同程度地盘踞在很多人的脑子里,突出表现就是小成即满、小富即安。
  德州人很容易满足。许多农民朋友觉得出去打打工,一年挣个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小日子过得就不错了。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也停止了继续扩张的步伐。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挣下的财富一辈子或几辈子都用不了,用不着再拼命了。
  这种小农意识,对个人而言,阻碍了发家致富的步伐;对社会而言,不利于形成创业发展的氛围。和温州人一比,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差距。他们有着一股永远不知足、永远在开拓的奋斗精神。上世纪90年代,温州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万元户,贫困户;十万元,刚起步;百万元,不算富;千万元,马马虎虎;亿万富翁,才算真富。如今,温州的亿万富翁很多,但是他们都认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只有不断开拓、不断创业,才能不断前进。
  温州人在生存压力逼迫下,勇于艰苦创业。而当生活富裕起来、事业有了起色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变得“安分”起来,而是谋求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财富。这种精神就是浙商所表现出来的永远不满足的精神。
  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是德州人引以自豪的一个亮点,尽管和周边地区相比我们发展不慢,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按每1000人拥有企业的数量来说,全国的平均水平是5家,而德州仅为2.1家。从单体规模看,规模偏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弱。从企业素质看,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层次低,改造提升任务艰巨。
  满则退,安则停。要想实现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目标,就必须抛弃小农意识和守摊意识,向温州人学习,向发达地区学习,永不满足,积极进取。要树立竞争和进位意识,急起直追,加快科学发展的步伐。本报评论员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农意识必须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