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总书记吃工作餐为何不影响治国理政
  在西柏坡纪念馆,有这样一张普通的 “收据”: “交费单位:胡锦涛;项目:五日至六日餐费;总计:30元。”这是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结算的饭费。 (9月22日中国新闻网)
  这则新闻的两个关键词——“工作餐”、 “收据”,给我们以启示:其一,公务活动,如政府会议、考察、地方之间往来、单位之间往来等,是否有必要存在 “招待餐”的概念?除去涉外活动,政府公务活动是否有必要存在 “招待费”的概念?
  从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信息看,胡总书记、温总理在公务活动中吃的都是工作餐、份饭,这也说明,吃得简单些不但不影响公务活动的效率,反而节省时间,有助于提高效率。因而,政府公务活动中完全可以考虑取消 “招待餐”这个概念。
  治理公款吃喝,多年来之所以总是事倍功半,原因在于治理手段的舍本逐末——只在管 “吃”、管“喝”上下功夫,管的却不是支持吃喝的基础——经费。如果取消政府招待费这个概念,压根儿就不设这项预算,也不允许政府机关账簿中出现招待费账单,问题就简单了许多。何必要无休止地发文件、禁令却又禁而不止呢?很多国家的公务员都不知公务招待费为何物,既然这么做也不影响公务活动的正常运行,难道唯有我们不行吗?
  其二, “收据”这个 “硬件”颇具启示意义:如果规定公务活动中的用餐必须自掏腰包,且要留存收据备查,那么 “公务用餐”也就奢侈不起来了——有多少人愿意花自己的钱一顿饭吃掉 “一两头牛”呢?问题是我们少有自费用餐的制度,相反, “免费午餐”却被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支持着,公款吃喝问题自然难以禁止。
  公务员的任何公务活动都属正常的职责与义务,对其劳动价值,纳税人已经以工资、福利的形式支付了报酬;再支付一笔公务用餐开支就属于额外,一顿餐“一两头牛”则更无道理。无论从必要性、逻辑性上说,公务用餐的概念都不能成立。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制度约束的问题了。公款吃喝问题的实质是相关部门有无决心、诚意想解决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的30元工作餐收据,已经清晰准确地诠释了一种真正的公务员行为标准,总书记身体力行更应成为全体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马涤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总书记吃工作餐为何不影响治国理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