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滋镇木业加工助农增收
全镇发展木业加工26家,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通讯员赵厚鹏报道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滋镇赵屯村木片加工厂采访时,看到工人们正在把树枝、树墩投入进料口,经过打片机粉碎后,白花花的木片随着传送带落入车厢内。“这车木片准备送往禹城市贺友人造高密度板厂,我们同该厂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每天可供应木片10吨,除去工人工资和生产成本,这10吨木片可获利500元,年纯利润达10多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该厂老板王文宝向笔者介绍。
  近年来,滋镇为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根据木业加工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和易于被群众接受的特点,就地取材,确立了优先发展木业加工,培植特色优势产业的工作思路。多次召开由农村三职干部、群众代表、民营大户参加的发展木业加工动员大会,深入分析木业加工面临的广阔市场前景和大好发展机遇。两次组织200余人到宁津、禹城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同时,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发动,使镇、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木业加工的好处。
  镇上出台了关于发展木业加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木业加工户给予政策性扶持,全力帮助木业加工户协调资金贷款,为其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木业加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行了机关干部包重点村、重点木业加工户责任制,着力帮助木业加工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该镇木业加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该镇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全镇共发展赵屯、张道、大于等木片加工厂9家,发展大周、北宋、后寨等木旋加工厂17家,安置农村劳力400余人,仅木业加工一项,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滋镇木业加工助农增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0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