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教育需要“有情有爱”
  教师节来临,一些家长又在为给老师送礼而苦恼。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帖说:“教师节成为双刃剑,对它又爱又恨。给老师送礼吧,每个家长心里都不情愿;不送吧,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而部分接受媒体调查的老师纷纷提出,不收礼物,一条短信就是最好的祝福。教师和家长心情的迥异,反映了家长与教师之间不信任的现状,也是对师爱师德的呼唤。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把热爱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现在,老师对学生管理束手束脚,连班主任批评孩子也要教育部发文来保护。对学生付出真情真爱,本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现在却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事实上,当前让家长担忧的是:自己的孩子,少了一份来自教师“发乎于心”的真情和关爱。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冷冰的分数,个别老师过于热衷有偿家教等活动。一些千方百计送礼的家长,仅仅就是为了让老师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但是,很多老师也反映,教育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最终破灭。比如说,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往往以学生分数、名次来定优劣、定奖惩,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评、达标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哪有更多心情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
  教育,是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精神引领精神,以生命温暖生命的神圣事业。所有的从教者都应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而所有的人、全社会也需要为教师的理想和成长提供空间。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值得高兴的是,国家从今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只有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提高了,老师才能安心教学,悉心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育人,情爱为先。在这个新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呼唤有情有爱的教育家,共同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张晓晶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教育需要“有情有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