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风雨兼程60载沧桑巨变谱华章
作者:孔瑗本报
  □本报记者 孔瑗 本报通讯员 邓廷江
  时序更迭,甲子轮回。200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60周年华诞。
  伴随着新中国不断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脚步,德州的改革开放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在过去的60年里,勤劳智慧的德州人民创新有为、开拓进取,完成了从典型农业经济区向新兴工业化、现代化城市的成功转型,书写了跨越发展的辉煌篇章。
  (一)
  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的德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1978年至2007年间,全市上下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拼搏进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得到改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得到发展和解放,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重大跨越,1978年,全市GDP仅8.22亿元,1994年跃上百亿元台阶,200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财政实力快速发展壮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1995年,第二产业比例首次超过第一产业;1999年,第三产业比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由改革开放之初的 “一二三”演变成“二三一”格局。
  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粮食总产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村村通公路工程彻底解决了全市400多万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崛起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不断深化企业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并激发出强大的活力。“十五”以来,我市立足工业强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植和壮大了一批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从工业化初期迈入中期的历史性跨越。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扩张,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30年来,德州的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7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5亿元。大规模的投资,不仅建成了一批优势工业,为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改变了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提升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品位,优化了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群众的生活环境。
  国内贸易繁荣活跃,对外经济成就斐然。在城乡市场货源充裕、品种丰富的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外向型经济寥寥无几。30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实施大开放战略,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目前,我市已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经贸合作关系,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产品档次不断提高。我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存款迅速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正逐步由温饱型消费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住房、家用轿车、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同时,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趋完善,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0.9‰下降到5‰。
  (二)
  进入2008年,德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煤电油运紧张和特大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全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顽强拼搏、扎实苦干,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400.91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10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733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增长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5元和5659元,分别增长17.4%和13.5%。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3.4:55.5:31.1调整为12.1:55.9:32.0。全市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在巩固提高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四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培植壮大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6%、18%和14.1%。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3家,其中莱钢永锋突破了100亿元。晶华、克代尔、景津、洛北春获中国驰名商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增长,总产达到60亿公斤,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第一个整建制人均超过吨粮的市。服务业优势日渐突出,民营经济快速膨胀,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城乡基础设施深入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市区建成区面积46.5平方公里;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76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970公顷;城市道路长度575公里,城市道路面积108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全市新建改建集中供水工程68处,又解决了1322个村7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低保标准由800元提高到900元;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在112个乡镇建立规范了药品配送中心;全市21万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2亿元实施了供暖管网改造和市区热源建设,扩大供热面积1280万平方米。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顺利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9%。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展开,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 “中国京剧城”和 “中国围棋城”称号。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并实现了我市运动员奥运参赛零的突破。
  “南融北接”战略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步伐坚实。全市350多家企业与天津、济南的大企业结成了上下游配套关系。加入了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和环渤海城市人才战略联盟。德州国际陆港建成并投入运营,禹城市建成鲁西北地区首家县级保税仓库。对接央企工作实现大的突破,中化化肥与德齐龙、中化化工与实华集团、中国建材与晶华集团等8个合作项目签约实施,已到位资金31.2亿元,另有7家企业已经签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5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12亿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23%。
  (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德州已发展为目前农业稳定发展、工业突飞猛进、商贸流通繁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兴城市,为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在总结了过去30年来 “一靠改革、二靠政策、三靠科技、四靠人才”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
  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和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服务业拉动五大战略,坚持抓投入扩内需,抓调整增效益,抓改革添活力,抓民生促和谐,发扬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精神,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认清内外发展优势。从宏观环境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有效对抗经济下行压力,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为德州加快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重大机遇。从自身优势看,京沪高铁、德滨高速已经开工,德商、济乐、德龙烟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将开工建设,为全市扩大投资保增长提供保障。同时,德州民营经济量大面广、机制灵活,抵御冲击的能力比较强;四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批重大项目已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树立务实发展目标。力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 2010年达到1650亿元,2020年达到48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8:3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8%左右;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0%;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在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与全省同步迈向基本现代化,充分展现经济全面繁荣、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崭新形象。
  过去60年的辉煌成就为德州进一步加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苦干实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突破,创新有为,迈着推进德州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的新步伐,奔向实现新崛起建设和谐新德州新目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风雨兼程60载沧桑巨变谱华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