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用爱“撑”起一片“天”
——记于集乡孙屯村好媳妇张淑英
作者:窦汝波
  □特邀记者窦汝波 通讯员王磊 刘国静
  “淑英啊,歇歇再忙,别累坏了。”这是于集乡孙屯村村民孙善奎常挂在嘴边的话。孙善奎口中的淑英叫张淑英,是他的儿媳妇,今年40岁。多年来,她用爱撑起了一个贫困的家庭,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
  1992年,张淑英经人介绍认识了孙志庆。当时孙志庆师范毕业在家待业,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身体不好,家境很困难。开始时,张淑英的家人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倔强的她拿定了主意:“只要全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总会苦尽甘来的!”23岁的淑英向父母表明了决心,最终父母同意了这门亲事。婚后,小两口一起挑起了家庭重担。
  1993年11月,张淑英一家“双喜临门”。女儿出生了,孙志庆也接到了到于集乡中学任教的通知,全家人沉浸在幸福里。但这对于张淑英来说却意味着她要挑起更重的担子,为了让孙志庆尽快适应工作,张淑英放弃了“坐月子”的特权,每天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带孩子,还要照顾上了年纪的公公。每当看到妻子疲惫的样子,丈夫总觉得过意不去,多少次想请假回来帮她,都被张淑英制止了。“我身体棒着呢,只要你把工作干好,就是对俺娘俩最好的关爱。”每次张淑英都这样宽慰丈夫。村里人都说她傻,她却说:“一家人过日子,还计较付出多少就没‘劲’了!”孙志庆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先后被市、县、乡评为教学能手、模范教师等称号。
  婆婆在张淑英和孙志庆结婚没多久就去世了,而孙志庆忙于工作很少在家,公公经常闷闷不乐。为了缓解老人的心情,她省吃俭用为老人买来收音机和电视机。从此,老人找着乐了,看新闻、听戏曲……一有空闲,她就陪老人聊天儿。每天变着花样的为老人改善生活。夏天,她给老人买来电风扇,去年又为老人安上了空调。每年冬天,她早早给老人做好新棉衣棉鞋,点上炉子,烧热土炕。一次老人感冒了,因怕花钱坚持不去医院。她硬是带老人去了医院,输液时老人行动不便,上厕所时,却不让儿媳妇帮忙,“爹,你把俺当成你的女儿就行。”直到公公出院,很多人一直认为她们是父女。
  张淑英几十年如一日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已九十岁高龄的公公,撑起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爱“撑”起一片“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