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就业“孵化器”圆千人“就业梦”
陵城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助农民工就业受好评
  本报讯 6月21日,笔者在陵城镇陆庙村富宏制衣加工分厂看到,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向新招聘的职工讲解操作技巧,这批女工是由该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经过统一岗前培训推荐上岗的。“俺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多亏了咱镇上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大力帮助”,职工张玲高兴地说。
  陵城镇以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平台,积极解决本地待业人员和返乡人员的就业问题,全镇先后有1300余人在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去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人员明显增多。为使返乡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尽快找到就业岗位,该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坚持以“劳动技能培训为基础、先培训再推荐就业”的思路,积极联系镇经委、教育、农业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岗前培训班,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争让每名返乡农民工掌握1—2项职业技能,提高素质,增强再就业能力。1—6月份,该镇先后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班20余场次,定向培训微机、机电一体化、电子维修等八个专业的技术人才,累计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在搞好培训的基础上,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积极向县内外企业推荐就业,鼓励本地企业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此举不仅解决了返乡人员的就业问题,也深受企业的欢迎。
  同时,他们还积极鼓励和帮助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创业。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该镇共发展个体工商户230余户,其中40%以上是在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创办的。王海池村村民赵春红有过经营服装加工店的经历,结婚后在家务农,虽有重新创业的想法但因未选准致富门路,她的致富梦想一直没有实现。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下村调查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主动上门热心帮她筛选项目,并联系富宏制衣有限公司,以挂靠的方式帮她建立了一个服装加工分厂。得知她资金困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又帮她从农村信用社贷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经过悉心经营,如今赵春红的服装加工厂生意一片红火。在今年德州市举办的“全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选会议上,赵春红激动地说:“正是有了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帮助,我才有机会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通讯员 文明 豆娜报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就业“孵化器”圆千人“就业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