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莫振基老人(右)与于魁智、李胜素合影
提起夏津的京剧发烧友,有个人是出了名的,他就是莫振基老人。老人年近八旬,但看上去也就六十岁的样子,当笔者与他聊起京剧时,温和寡言的老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打开了话匣子。
给同乡捧场,让他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后,夏津县成立了京剧团,团里有个演员叫张少华,和莫振基同村。张少华每次到村里演出,莫振基都去捧场,在台下吆喝吆喝,鼓鼓掌,随着捧场次数的增多,莫振基渐渐迷上了京剧。 “我为什么这么迷京剧,感受就是四个字——‘艺术高雅’。它有美妙的魅力,博大精深。论唱腔,清新亮丽、悦耳动听;谈表演,行当齐全、出神入化,有震撼力,能打动观众。看京剧是一种美的享受。”后来,莫振基从县文教科被调到了县文化馆,1958年成为县京剧团支部书记,这更为他提供了与京剧为伴的空间。
老人有本 “观看京剧名家流水账簿”,笔者看后不由为之震撼。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1958年到北京观看 《辛安驿》,到今年5月份在德州观看 《四郎探母》,竟有六十场之多。有 “四大名旦”中荀慧生、尚小云两位大师的演出,有 “四小名旦”中张君秋、许翰英的演出,还有 “四大须生”中的马连良、奚小伯的演出。老人的遗憾就是没能看过梅兰芳先生的演出。
如今,无论是老年活动中心的锣鼓铿锵,还是中央戏曲频道的京剧名家名唱,都让莫振基老人陶醉。他还多次在晚会上登台献艺,《甘露寺》的劝千岁、 《萧何月下追韩信》中的我主爷、 《三家店》中的将身儿……无不被他演绎得惟妙惟肖。
他见证了一段京剧版“中国往事”
莫振基这位 “老京剧迷”不仅痴迷着国粹,更见证了一段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京剧版“中国往事”。
夏津有位名角刘万元,但他并非夏津人士。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夏津京剧团的名角,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当年,刘万元是从烟台邀来的流动演员,合同期满就走人。他的打炮戏 《辕门斩子》在夏津一炮打响,当时的县委书记给时任剧团支部书记的莫振基定了 “任务”:一定得把这个 ‘流动演员’留住,留在夏津。刘万元的夫人李近秋是 “四小名旦”张君秋首徒,像这样的名角留得住吗?莫振基可为了难。
“先进行感情投资,使他对夏津有好感。”莫振基首出一招。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凡物都凭票供应。按照刘万元的艺术水平,夏津县委特批他为高级知识分子,并颁发了证书,月工资160元 (当时县长月工资102元),这一举措使刘万元很受感动。后来,县里又想方设法派人几次跑北京与名人联系,终于在1959年通过张学良四弟张学思的推荐,让刘万元拜了马连良先生为师。“夏津对我这样好,人要有良心,哪里也是演戏,也是为人民演戏,乡村和城市还不是一样嘛,我要留在夏津,让我走我也不走了。”刘万元感动地说。
得到名师的点拨,刘万元的艺术水平大大提高,至今让莫振基老人记忆犹新的,是刘万元在两个城市的演出盛况。在秦皇岛的演出, 《四进士》一剧连演四场,场场爆满。当时一名菲律宾观众看完戏后,写了四句诗张贴在剧院 “夏津京剧姗姗来,演员阵容挂头排,看罢一戏四进士,刘君使我爽心怀。”1962年的一天,一场大雨将南京市京剧团和夏津京剧团都困在了邢台,两团商议联合演出,戏报一贴,观众冒雨而至。刘万元的《逍遥津》博得满堂彩。 “四小名旦”之一的许翰英给刘万元赠扇留念,称赞道 “真没料到县一级剧团竟有这样高水平的须生”。
痴痴等候一天,只为与 “偶像”合影 1992年,夏津县京剧团被撤销,但莫振基老人对京剧的痴迷却从未改变。只要有名家演出,费尽周折他也要赶去观看。今年5月23日,老人专程赶到德州观看了于魁智、李胜素上演的 《四郎探母》。
当天凌晨5点,莫振基就出发赶到德城区,为的就是等待时机和于魁智、李胜素两位 “偶像”合影。上午,演出还没结束,老人就早早地离开座位,准备 “抢先”与他们合影,然而没等到机会。下午演出结束后,老人又 “排队”,还拿着事先请书法名人王曙光先生撰写的 “国粹之光”四个大字,准备赠给两位 “偶像”。 “争相合影的人挤得满满的,这时李胜素说 ‘先和这位老人合影’,这样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说起当时的情景,老人满脸兴奋。
莫振基还兴致勃勃地 “点评”了于魁智、李胜素两位艺术家的 《四郎探母》表演。 “于魁智扮演的杨延辉,在唱腔上高音不尖,中音宽厚圆润,低音低而不浊。李胜素先生继承了梅派艺术真谛,又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吐字清晰,流畅大方,嗓音柔美,表演入情,她扮演的铁镜公主既有青衣的大方、稳健,又有花旦的灵动。”老人还为李胜素老师写了首打油诗“当年赛场锦枫奖获,今晚改嫁延辉四郎,两家美女一样腔,窥来梅爷真藏。”□别翠清 贾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