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陵县刘家铺村的数十名村民骑着电动车、摩托车只用10多分钟就能赶到德州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上班;德州市区的32路、39路公交车每天定点经过陵县占庄、任桥等村庄;豆工坊、恒丰纺织等企业的员工每天坐着班车到陵县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上班。
随着德州中心城区的东进和陵县县城的西延,市区和陵县渐趋融合。一个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过的对接德州市区的话题,再次引起陵县决策者的思索。近日,陵县出台相关文件,正式吹响对接德州市区的号角。
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建设,观念的更新,使对接成为共识
早在市经济开发区建立之初,就有人提出过陵县与市区对接的想法。但当时陵县财政收入只有几千万元,搞对接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陵县税收迅猛增长,今年预计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完全有能力在对接上破题。他们确定的对接十大工程,总投资达20亿元。
四条连接市区与陵县的公路,20多分钟的车程,让市区与陵县联系得更加紧密。如今,市区居民去陵县的仙人湖、丁东水库,成了近郊游;陵县居民到大雁岛游玩就餐的频率与市区居民相仿。市区与陵县的差别,在人们心中早已淡化。
作为一个农业强县,陵县人渴望发展、渴望上大工业。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对接市区、发展同城经济,是陵县实现超常跨越发展的一条捷径。群众的意愿与领导的发展思路重叠在一起,对接已然成为共识。
领导的重视,规划的沟通,准确的定位,保证了对接实施
陵县的决策者把“全面对接市区,发展同城经济”作为主题发展战略,成立了推进对接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加快对接的实施意见,提出把陵县建设成为德州市的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制订了发展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发展对接、城市建设对接、要素市场对接、资源环保对接六项具体措施和对接的十大重点工程。
目前,陵县已经制订了详细的规划,对接十大重点工程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6月份,投资1.73亿元的东方红路东延线陵县段、投资1.96亿元的陵边路改造工程将开工建设,其它工程也正在紧张筹划当中。
对接不是对等,同城不能同质。陵县的决策者深知:一定要依托区位和产业紧密相联的独特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陵县的四大主导产业纺织、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与市区的产业吻合,既可强强联合又可分工协作。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引导与调控,做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逐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构筑起一条亮丽的城市经济隆起带。”县委书记李世民说。
推倒的是墙,打开的是门,展望的是路,对接前景广阔
对接市区,突破的不仅是地域,更是心理。
“我们不能把人为的行政区划看得太重,不能被人为的区域框框捆得太紧。对接市区、发展同城经济,我们很有信心。”县长马俊昀这样告诉记者。
对接市区,可以有效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市区的普利森、恒丰纺织等13家企业落户陵县;陵县在市区工作的企业家、工商业者及其他从业人员近2万人,发展同城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
按照定位不同,陵县把城区分成五个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城北新区、城西高铁区和城南新区,他们计划未来将五个分区融为一体,并向西接轨德州市区。通过加快全面对接,努力建设机械、纺织、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全面打造以高铁车站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和京沪高铁沿线经济隆起带。在拓展德州市区空间的同时,使这一板块成为陵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示范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主引擎和重要载体。
□本报记者杜华江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任相国 秦国华 冯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