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面对近期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临邑县的养殖户却不慌不忙。对此,该县生猪养殖大户赵世星一语道破玄机——
“背靠大树好乘凉”
  “我养猪近10年了,自从金锣公司落户临邑以后,我养的猪就再也没有卖给那些小商小贩。到了猪该出栏的时候,我就几十头甚至上百头一起送到金锣公司,货到点钱,省事、方便。而且因为我们签定了供销合同,市场好的时候,价格随市场走;市场不好的时候,公司给我们实行保护价,我们这是‘无风险’养猪哩。”5月20日,临邑县翟家乡生猪养殖大户赵世星对笔者说。
  “我们全县一年的生猪出栏量大概在100万头左右,而金锣公司年屠宰量可达到300万头,就算全县的生猪都卖到这儿来,也仅能满足公司几个月的生产需求。作为一家投资6亿元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金锣公司拥有先进的生猪屠宰分割流水线和冷分割工艺,可根据生猪各个部位的肉质特点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即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公司去年仍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销售收入7.3亿元。”临邑县畜牧局局长王英辉介绍说。正是有了金锣这样的“大树”,以往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中处于养殖环节的养殖户们,通过与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与饲料加工、养殖、深加工和销售整个产业链的联动。“截至目前,通过招商引资,我们已经引进建设了德州金锣、福润禽业、六和集团、中汇饲料等大规模畜牧龙头企业45家,实现了以流通补助生产,从而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给养殖户带来的风险,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县长刘长民如是说。
  与生猪养殖户一样,“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还有众多的养鸭户、养鸡户。六和集团落户临邑后,积极推广“合同鸭”养殖模式,公司统一为养殖户提供鸭苗和饲料,并无偿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依照合同回收成品鸭,并保证一只鸭子最少让养殖户赚2元钱。于是,吃下“定心丸”的当地农民纷纷在空闲地、荒地和房前屋后建起了养鸭大棚。孟寺镇昝家村养鸭户张恒国前两天刚刚出栏了8000只合同鸭,纯收入近2万元。“我的鸭棚一年可以出栏4到5万只肉鸭,纯收入8万元不成问题。”张恒国乐呵呵地说。目前,依靠六和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孟寺镇500多“合同鸭”养殖户共存栏肉鸭150万只,仅养鸭一项,就可带动全镇人均增收300多元。
□蔺学礼 王世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背靠大树好乘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