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原县委、县政府着力发挥乡镇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主阵地作用,在全县推行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各乡镇在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公开接访的基础上,又将星期日作为党委书记信访接待日,由乡镇 (街区)党 (工)委书记和乡镇长 (主任)轮流在乡镇信访办接访。这一做法受到群众广泛好评,起到了及时为民解难、筑牢和谐基础、凝聚发展合力、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基本做法
(一)把握四个环节,把着力提高规范性作为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的基本要求。一是广泛公示。各乡镇将党委书记接访安排制成图板悬挂在乡镇驻地主要街道醒目处,将接访领导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接访日期、接访地点以及接访领导手机号码等全部予以公示。同时还通过各村张贴公示、在村广播进行播报等方式宣传到村到户,使星期日接访制度家喻户晓。二是深情接谈。接访采取公开接访、预约接访等灵活方式,做到一般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并由一名党委或政府班子成员陪访。接访领导对每一起群众来访都耐心问清问题、细致讲明政策、真诚解疑释惑,使每一个信访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党委、政府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将他们的怨气和怒气在第一时间化解。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能依法依规当场解决的,就当场拍板解决;需要调查后处理的,与上访人签订 《双向承诺责任书》,明确解决时限;对无政策可依、暂时无条件解决或诉求无道理的,推心置腹地做好信访人说服教育工作。三是倾力办理。对接访案件,接访领导当场提出明确意见,指定相关人员进行办理。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拿出解决方案。是干部的问题决不袒护,严肃处理;是群众的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妥善化解矛盾。对群众反映的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及时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办法。四是严格结案。做到 “四个不结案”,即信访问题查不清不结案、处理意见依据不充分不结案、处理意见不落实不结案、信访案件档案材料不齐全不结案。
(二)健全四项制度,把全力推动 “事要解决”作为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的核心要义。一是健全领导包案制度。按照 “谁接访、谁包案”的原则,接访领导对案件处理负总责,实行 “五包”责任制,即包调查、包处理、包做疏导教育工作、包稳控、包息诉罢访,进一步增强领导责任,确保件件有着落。二是健全首办负责制度。接访领导接访后明确的承办人员为首办责任人,对案件处理全过程具体负责,须及时直接向接访领导汇报案件处理进度,共同分析情况,研究处理意见。三是健全督查制度。一方面县里成立了由纪检委和信访局组成的巡回督导组,对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对重要信访案件的处理进行实地督查;另一方面各乡镇成立了督导组,专门负责党委书记接访案件的督促检查工作,增强承办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将星期日接访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综合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对星期日接访制度不落实的乡镇由县里予以通报批评;对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承办人员,由相关部门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三)搞好四个结合,把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作为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的重要内容。一是与从源头防范和化解矛盾相结合。平原县在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矛盾。全县876个村全部实行 “两级管账,一级管钱”,村级账目方面的信访问题大大减少;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村里的信访问题与党支部书记晋星和待遇挂勾,有效防止了村干部因工作作风等原因侵害群众利益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信访信息网络、完善调解制度、建立村规民约等措施,筑起防范和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二是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相结合。各乡镇都建立了每周一排查制度,包村干部、片区负责人、分管领导都要书面逐级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和人员,限期处理;对其中的重要案件,由党委书记周日进行预约接访,使大量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三是与领导干部带案下访相结合。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和其他重大疑难案件,由乡镇党委书记带案下访,与信访人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现场办公,赢得信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与干部“四民”活动相结合。全县开展了“听民声、察民情、想民事、解民忧”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走千家、访万户,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方面了解社情民意,做到真真切切听民声、踏踏实实察民意、诚诚恳恳想民事、实实在在解民忧,特别注重解决土地、宅基地、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乡镇干部在“四民”活动中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汇报给党委书记,由党委书记周日接待群众代表,研究解决办法。
主要成效
平原县通过推行乡镇星期日接访制度,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明显加大,乡镇干部的宗旨观念明显增强,构建起了“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的矛盾调处格局。
一是减少了群众越级上访,提高了案件办结效率。乡镇党委书记高频率接待处理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宽和畅通了信访渠道,并且处理信访问题力度大、措施硬、工作实,使大量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化解,大大增强了基层吸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绝大部分信访群众被吸附在当地。1至4月,乡镇党委书记共接待群众来访104批次,处结率100%;群众到县及县以上信访量同比下降34%。
二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以推行星期日接访制度为抓手,平原县各乡镇普遍建立起了大排查、大走访、大接访、大调解的工作格局,抓早、抓小、抓苗头成为干部平时工作的着力点,许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被解决在始发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同时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增强了群众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如:前曹镇大孙寨村村民孙道伟反映其村东赵王河上的桥年久失修,北侧坍塌,不但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镇党委书记李元洪接访后,立即带领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当场确定从快重建该桥。当天,李元洪协调相关部门筹措到4万多元建桥资金,接着召开党委会,决定由镇财政拿出2万多元弥补资金缺口,第二天就组织施工。仅用20余天,新桥就投入使用,当地群众拍手称赞。
三是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党委书记的影响下,乡镇、村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以真心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党群干群关系不断融洽。
四是提高了基层执政能力,推动了科学发展。乡镇党委书记接待信访群众的过程,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了解得越全面、深入和准确,党委、政府在定政策、作决策过程中,就越会重视民意、关注民生,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也就越符合当地实际。这种做法,使基层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提高了执政水平。 中共德州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