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关于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袁敬华,女,32岁,大学学历,现任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自1992年开始,她一直从事聋儿语训教育事业,曾被授予第五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一等奖、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助残先进工作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优秀公民,山东省青年志愿标兵、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山东省“青春立功”活动特等功、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助残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十几年来,袁敬华同志克服世俗偏见,不畏困难,艰苦创业,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聋哑儿童身上,用母亲般的爱教育照顾他们,共使540多名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为无数个家庭减轻了负担和痛苦。她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当代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德州人民的崇高品格和精神,是560万德州人民的优秀代表。为弘扬袁敬华同志的崇高品格和敬业精神,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迎难而上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安全发展,市文明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活动。
  要学习袁敬华同志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拼搏进取精神。她从一间土坯房、7名聋哑儿童教起,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在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探索出了一整套聋哑儿童的教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和聋哑儿童家长的认可。学校由开始的7名聋哑儿童发展到现在的160名学生,使260名学生进入了正常学校就读,为特殊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要像她那样,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干事创业,在 “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学习袁敬华同志爱岗敬业、关爱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她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十几年如一日,献身特教,无怨无悔。她把让聋哑儿童开口说话,残而不废,残而有为,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于社会,为和谐社会献爱心,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她倾注真情,爱生如子,赢得了残疾儿童的爱戴,成为540多名聋哑儿童的 “聋儿妈妈”。她助残扶贫,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她这种品德源于对社会、对事业、对他人的责任感,是道德的净化、思想的升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要像她那样,爱岗敬业,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本职、互爱互助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学习袁敬华同志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开拓进取精神。
她身为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敢为民代言,乐为民解难。几年来,她经常深入乡村,自费走访了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4个省的4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调查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特教职工待遇、残疾儿童就学等问题,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78件,建议114条。 “乐为民之乐,忧为人之忧”是她的信念,她把为残疾儿童办实事办好事,看作是自己最大快乐和最大愿望,有困难的残疾儿童把她当作自己的 “贴心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要像她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国家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在全市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文明委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的活动。要把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四德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活动与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其他先进人物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袁敬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市营造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袁敬华同志为榜样,以学习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动力,从事迹见精神,从典型看自己,变感动为行动,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干事创业、奋发有为,为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于开展向袁敬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