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德医双馨、群众满意的医护人员,内科心血管病专业副主任医师王磊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几年来,他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成为全院第一批也是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关爱患者,廉洁行医,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服务标兵。
  王磊,男,40岁,1990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9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德州市人民医院内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潍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19年来,他一直潜心于内科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经过党和人民的培养,已经从一位年轻的普通医师成长为今天的副主任医师,成为全市心血管病专业学科带头人,曾经获得过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服务标兵,连续5年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第八批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院级劳动模范,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
  然而作为一名医生,他感到最欣慰的并不是这些荣誉,而是17年来经他治愈的病人有成千上万,从来没有与病人发生过争执、引起纠纷,而且经他诊治的病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记住了在德州市人民医院有一个可以让他们信赖、真诚为他们服务的王磊大夫。
  要想当一名老百姓信赖的医生,首先要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爱心。在王磊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科里的老专家们经常轮流查房,老一代医生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深得病人称赞,他们那高尚的情操和优质的服务态度也深深地打动了刚穿上白大褂的王磊,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向老专家们学习,视病人如亲人,用自己的爱心去善待痛苦中的每一位患者,用自己的诚心和细心换来病人的放心和安心。“病人将最宝贵的生命交给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为他们精心治疗”,正是因为心中有了这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观念,所以在接待每一位病人时他都放下医生的架子,用和蔼的话语、微笑的面容和真诚的态度同病人交谈、沟通,让病人从心理上首先得到一些安慰,拉近大夫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记得2006年冬天,有一位李大爷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治疗,当时病人病情较重,家属非常着急,总以为到了医院就像进了保险箱,希望大夫给病人打一针或输一瓶液就能使病人病情好转,见病情没能立即好转,所以说话比较偏激,与护士和一位大夫争吵起来。当王磊听说后,面带微笑走进病房,详细询问病人病情,仔细地为病人查体,耐心向病人家属解释病人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效果等等,使病人家属做到心中有数,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后,病人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随着药物的起效,病人一天天好起来,王磊更是每天多次去病房看望,病人出院时,全家对他一再感谢,直到现在李大爷只要感到不适就找王磊治疗,即使再轻微的病都非找他不可,称王磊是他的“保健医生”。
  工作中王磊经常对年轻医护人员、进修、实习大夫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对待病人和病人家属,作为医生要经常站在病人或病人家属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假如病人是我的亲人我应该怎么办?”。因为他相信,如果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待患者,医疗纠纷肯定会更少,医患关系肯定会更融洽、更和谐。
  要当一名老百姓信赖的医生,光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医生的天职是最大限度地解除或缓解病人的痛苦,挽救他们的生命,这就要靠精湛的医疗技术。临床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非常快,一些新的疾病不断出现,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这就需要临床大夫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前沿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医学的发展。
  工作中王磊深感自己的知识、技能不足,为提高技能,扩大视野,他于1994年考取了山东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充分珍惜学习机会,利用所有时间,大量阅读专业书籍,跟老教授、上级医生学习临床技术,同时,不断复习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新动态,从专业书刊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新疗法,从而极大丰富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当时他看到心脏介入诊疗是临床高精尖技术,是未来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方向,于是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心脏介入这一领域。为了节省时间,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心脏介入操作技术,甚至不回宿舍,干脆就住在病房,吃在病房,学在病房,不论什么时间,有疑难病人他就去查看,有心脏介入手术他就跟着上台。这段学习的时间虽然很短,却为王磊以后开展心脏介入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王磊的业余时间多数在家看书、查阅资料,每当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或危重病人时,他回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有关方面的书籍,或上网查找这类疾病的诊治方案,从中找出最佳诊治办法。由于不断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更新了他的一些诊治观念,别人的经验被他应用到工作中,别人的误诊及教训提醒他少走弯路,挽救了许多重症病人和疑难患者的生命。
  2007年腊月,从县级医院转来一位“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病人,一进病房,病人家属就呼喊着:“大夫,快来,救救我爸爸吧!救救我爸爸吧!”如果真是心源性休克,这意味着病情危重,病人的生存渺茫。当时正在值班的王磊一边对病人进行查体,一边了解病史,发现病人血压80-90/60mmHg,四肢尚温暖,尿量尚可。根据经验,他判断病人不是心源性休克,而是右室梗塞致低血压状态,在严密观察下给与补充血容量并对病人作了相应治疗,病人血压回升,神志清醒,由于治疗措施得当、治疗及时,病人病情很快好转,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过年了。 赵希海 常德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一名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文体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