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老城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
崭新的楼房,先进的设备、光亮的地板、洁净的病房、来来往往的患者,武城乡镇卫生院前几年衰败的景象被焕然一新的面貌替代。武城县乡镇卫生院何以活力再现?“新农合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还使乡镇卫生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武城县委书记邓光亮一语破题。
医院面貌改善
舒适的病房,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健全,B超机、血球计数仪、三导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先进,……3月20日,笔者到老城镇中心卫生院采访。院长李长利兴奋地告诉笔者,2008年,卫生院门诊量近3万人次,收住院患者2000人,手术300例,业务收入180万元,是过去医院年收入的10倍多。今年1至2月份,院里的业务收入达33万元,今年全院的业务收入可望突破350万元。像老城镇中心卫生院一样,笔者在郝王庄、李家户、武城镇等9个乡镇街卫生院看到,几年前濒临破产的卫生院全部起死回生,呈现勃勃生机。新农合的实施消除了农民“小病挺、大病耐”的现象,为方便群众就医,该县连年把完善乡镇卫生设施作为10大“民生工程”之一,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965万元,新建、改建面积1365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施全部进行新建、扩建。目前,武城县农民新农民参合率达98.6%,32.6万农民有了大病小灾,直接就诊于“新农合”的重要平台——乡镇卫生院,使其业务量激增。乡镇卫生院也抓住这一契机,创新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医生爱岗敬业
前几年,由于乡镇卫生院待遇低,许多医护人员纷纷 “离岗”,有的出门单干,有的转行。随着近几年乡镇卫生院的快速发展,原来离岗的医护人员纷纷返院上班。2005年以来,在县里组织的大学生招聘活动中,报考乡镇卫生院的大学生每年都超过了600人以上。在这里上班的内科大夫张庆伟说: “原来每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维持生计都很难,现在我的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姚纯印,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他通过考试来到老城镇中心卫生院。他高兴地说: “这里待遇不比县城差,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实现自身价值!”据悉,2005年以来,像姚纯印一样,已有42名大学生来到乡镇卫生院。
此外,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名医也看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依托其设立特色科室。在县卫生局的帮助下,鲁权屯镇卫生院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引进富有腰椎病、颈椎病治疗经验的农民医师曹成祥设立特色疼痛专科,很受群众欢迎,曹成祥的收入比原来提高了3倍。
农民看病方便
3月17日,住郝王庄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式病房”的赵国强津津有味地吃着从医院职工食堂买来的面条。“为何不进城住院?”“我做的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这里的医生就能做。从我家到县城有50多里路,住在镇卫生院,家里人照顾方便,可以少花钱。”郝王庄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立国算了一笔账:赵国强这样的手术从住院到痊愈,在大医院要3000多元,而在乡镇卫生院只要1500多元;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60%的报销比例也高。
17日是郝王庄镇大集,中心卫生院门诊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村民。“今天还有两台手术要做,”院长王立国忙得停不下来接受笔者采访。“在家门口看病方便,既少花钱又能多报销。”做完疝气手术正在住院的郝庞庄村农民侯俊生、大吕王庄村农民刘兴利这样说。像他们一样,武城县众多农民患者近几年在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受益。
□王召华 何利 祝丽娜 董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