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全民创业正当时
作者:孔瑗唐晓颖本报

投资2亿多元的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生产线。 周坤 王砚才摄


德州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周坤摄


  核心提示

  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实施民营经济“十千万工程”,即十大产业集群带动工程、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万名能人初创业工程,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71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600亿元,完成增加值1150亿元,上缴税金55亿元。
  创业是民富之源。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十千万工程”,通过活动的开展,将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培育提升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鼓励全市人民踊跃投入自主创业、“二次创业”中,再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从群众参与的深度、广度,还是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经济的拉动,都成绩显著。
  去年,我市加大了全民创业推动力度,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以此为突破口在全市创造性掀起了以“初创业、再创业、创大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全市新增民营业户5100多户、民营企业116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同时,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狠抓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十大民营经济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幅射作用进一步增强,集群总量已近全市民营经济总量的50%。全市已获国家地域品牌21个,中国驰名商标16件,中国名牌产品44件。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36亿元,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上缴税金49亿元,分别增长了20%、15%和20%。
  尽管如此,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层次仍然有待提高。从量上看,我市民营企业总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按每1000人拥有企业的数量来说,江苏为8.74家,浙江为8.69家,广东为6.6家,全国的平均水平是5家,而德州仅为2.1家。从单体规模看,规模偏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弱。从企业素质看,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层次低,改造提升任务艰巨。
  今年,我市继续深入开展了“全民创业年”活动,全力抓好“十千万工程”,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启动民力、聚集民资、集中民智,进一步焕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再掀全民创业新高潮。

  二

  全民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个地方发展振兴最根本的原动力。怎样才能不断催生新的创业主体,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十千万工程”深化了全民创业的内涵,并搭建起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大产业集群带动工程:对具备一定规模的10大民营经济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重点抓好30个特色产业乡镇、35个特色产业园区、56个民营企业集中区,力争占全市民营经济总量50%以上。
  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即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筛选1000家中小企业重点培育提升,尽快做强做大。
  万名能人初创业工程:即力争经过3年努力,使万名能人初创业工程初具规模,自身创业和带头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创业群体明显膨胀,致富示范户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类能人领办、创办项目的达到80%以上;全市行政村80%以上的“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有自己的企业或项目;每名乡镇干部至少自己新上或联系扶持1个项目。

  三

  “十千万工程”符合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政策已经出台,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市民经委主任马国忠介绍,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将其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启动十大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带动工程。抓好特色产业规划和定位,每县市区选择1至2个特色鲜明、面广量大、中小企业参与多的产业集群,落实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措施、一个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法;培育特色产业乡镇,引导30个特色产业乡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力争新增5个省、市特色产业镇;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对35个产业园区进行重点培育、调度和帮扶;加快56个民营经济集中区的膨胀和提升,建立市县乡区贯通的信息、项目、管理、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对区内业户建档立卡,靠上帮扶。
  开展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对筛选出的中小企业,采取农信社一对一资金帮扶,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相关部门简化手续、政策优惠;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档案,建立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门槛,逐年提高贷款增量;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3年内建成30家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
  落实十万能人初创业工程。动员社会各类能人初创业,发挥他们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以乡镇为单位对返乡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采取各种形式,切实把返乡潮变成创业潮;鼓励引导“五股力量”自主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切实把“择企就业”观念转变成“自主创业”行动;鼓励引导能人大户 “二次创业”,支持鼓励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个体工商大户向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公司转型,切实把二次创业欲望转变成创办企业成果。
  马国忠介绍说,我市还将在优化环境、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创优。要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政策激励,把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智慧发挥出来,在全市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并继续加强创业辅导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信用担保、法律援助、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六大平台建设,为“十千万工程”提供多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本报记者孔瑗 唐晓颖本报通讯员冯立潮 王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民创业正当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