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房产新政出台 市民购房压力相对减轻


  近日,为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市出台了 《关于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新政出台,有利于减轻市民购房压力

  专家分析,新政有利于减轻市民的购房压力,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实施意见》对市民购房做了政策上的优惠。
  一是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8万元调整到了15万元;公积金贷款还款最长期限由10年调整为20年。
  二是商品房、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降低。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契税调整为1%。个人买卖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个人购买商品住房超过2年(含)转让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超过2年(含)转让的,按其转让收入减去购买住房原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另一方面,《实施意见》中有不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好”消息。这些利好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地减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负担,确保房价的稳定,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使购房者获益。
  一是根据有关政策,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城中村、旧住宅区和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生活保障用房建设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凡2009年12月31日前新开工的项目,涉及开工审批、交易等有关方面的收费全部按最低标准执行;凡2009年6月30日前新开工的项目,其行政性收费缓缴6个月。德州市宾海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刘长林介绍,行政性收费每平方米大约150元左右,如果开发1万平方米的住宅,缓缴半年150万元费用,将会有效地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二是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大大降低。《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新建民用建筑按首层建筑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以建为主;对10层(含)以下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下的新建民用建筑,一律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建筑面积的4%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经人防部门批准可以不修建的,按总建筑面积每平方米75元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市建委副主任周成玉介绍说,此前,这部分费用为200多元,山东各地收费不同,多在80元以上。德州的调整幅度非常大,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负担,也对房价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是建筑容积率提高,降低了土地成本。《实施意见》规定,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德城区、德州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范围内,以地面12层建筑(不含车库层)为标准线,对标准线以上(含12层)建筑面积免收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刘长林说,提高建筑容积率,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可以开发更多面积的房屋,这样就使房屋的土地成本降低,每平方米降低150元左右,这将最终使购房者受益。

  对部分市民存在持币观望的心理,专家称,近期我市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2008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部分一线城市房价下跌,商品房成交量急剧萎缩。与这些城市相比,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是健康和稳定的,但也出现了企业资金明显不足、群众持币待购等现象。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新政出台前许多准购房者都选择了暂时搁置购房计划,等待房价回落。
  章先生,家庭年收入4万元,是位准购房者。他说:“原打算近期买套新房准备结婚,和未婚妻转了许多楼盘,发现像南龙国际花园、金紫荆花园等楼盘位置较好、配套设施较全的一些楼盘价格都在3000元以上,而一些位于城区边缘地带的楼盘价格相对较低,一般在1700元以上。基于生活方便等因素考虑,想等等看。”
  原本打算再买一套新居的刘女士也放弃了近期买房的计划。“我本打算今年再买一套新房,可看到全国各地的楼市价格不断下滑,德州房价说不定也会下滑,所以想等等再说。”
  针对部分市民存在持币观望的心理,周成玉在德州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新闻发布会上称,近期我市不会出现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的问题。2008年,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从房屋销售价格看,全市房屋销售价格(含二手房)为2048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3.2%,环比降幅0.1%。销售价格涨幅列全省第14位(同期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4%,山东省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
  一般来说,商品房价格主要由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构成的,考虑到钢材等建筑材料以及劳务成本的影响,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本报综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房产新政出台 市民购房压力相对减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楼市·家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