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亿元建设三期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投资12亿元实施四期4万吨阴极项目,与中瑞基金签订战略合作合同,与日本大和证券、非洲银行达成融资5亿元的合作协议……一项项大手笔举措,昭示着临邑索通发展有限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
10年间,索通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扩张规模,锻造精品,奠定发展基石
2003年,在电解铝用预焙阳极出口贸易方面已取得不菲业绩的索通公司收购了临邑县鲁北炭素厂。2005年,他们先后投入5.6亿元,建成了年产30万吨的预焙阳极生产基地,正式进入电解铝用预焙阳极制造领域,从此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据介绍,电解铝用预焙阳极是一种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消耗量极大的材料,虽其本身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相关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的要求却很高。该公司董事长郎光辉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建厂的理念,不仅在设备方面加大了投入,还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保问题给予关注,这使得我们的投资额为同类型企业的3倍之多。”
索通公司的检验仪器全部来自瑞士、德国和美国,这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世界一流。而在公司的样品管理间,记者看到,每批订单都留下3份用钻机取出的圆柱形样品,一份寄送客户,一份自存,一份备送第三方检验,同时,石油焦和煤沥青等原料按生产批次保存一年。由此可见,索通的产品质量是经得起任何设备检测和质量追踪的。同时,公司产品在能耗、布朗值、焙烧时间等方面也都已达到国内最好水平。
欧洲的一位客户对索通公司的产品赞不绝口:“去年,用了索通的4万吨产品,由于质量好,我公司节约成本100余万美元。”
几年来,索通公司营业额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递增。去年,公司还启动了股改和重组计划,正式踏上上市之旅。
放眼全球,科学营销,抢占市场高地
索通公司营销分公司的李焰今年喜事连连,年仅28岁的她因为去年的销售业绩达到7000多万美元,不仅从一名普通的部门副经理一跃成为公司的副总,还得到了不菲的奖金。而她,只是该公司20余人组成的营销团队中的一个代表。
该公司的市场营销团队几乎全是80后的年轻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到一半以上,多数是国内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还有几名从比利时等国家留学回来的“海归”。他们视野开阔,敢闯敢拼,是公司保持销售业绩的一大法宝。
索通公司将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把产品销售锁定在国际市场。多年来,他们始终秉承“先贸易后实业、先市场后企业”的发展思路,努力做活做优出口文章。把总部设在北京,拓展全球视野,并在德州、天津和昆山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逐步与欧美等国的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密切、互信的战略伙伴关系,产品畅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高营销团队的素质,他们还长期聘请具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举办以“外销团队建设和外销人员考评激励”为主题的培训班,对营销公司全体员工、物流公司员工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用国际化的人才运作国际贸易。
如今,索通公司的对外贸易产品已逐步增加到电解铝、冶金产品及相关辅助产品、化工产品、焦化产品和冶金工程机械等几大类,建立起完备的国际营销网络和国际化品牌影响力,成为获得国际业界认可的中国品牌,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招才纳贤,注重研发,坚持自主创新
前不久,该公司的技术中心被命名为“山东省铝用碳素工程技术中心”,此项殊荣,在全省只有一家。这只是公司注重研发、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
建厂伊始,公司就把研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他们长年聘请10余名海内外顶级行业专家作为常年技术顾问,并与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他们还成功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拿出利润的5%—6%(约800万到1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
针对技术难题,公司通过全体总动员,展开了企业技改及重大项目攻关,不断优化工艺生产流程。去年,公司焙烧车间、成型车间成功攻克两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900多万元。
目前,公司已主导制定了3项行业标准、9项国家标准,获得专利8项,产品始终引领预焙阳极生产的潮流。去年年初,索通公司还在中国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论坛上入选 “2008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30强”。
郎光辉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我们将长期保持国内电解铝用炭素行业的领跑者地位,并向世界级龙头企业发起冲击,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的电解铝用预焙阳极制造商和供应商、国际上有影响的冶金矿产资源类进出口贸易商,以及国际电解铝行业用户合格的工程承包商和方案提供者。”
今年1月份,公司出口产品2万余吨,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据介绍,今年公司预计出口产品30万吨,比去年增长40%。
□本报记者杜华江 李婧 本报通讯员蔺学礼 陈金山 任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