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笔者在平原城乡采访,听到最多的是群众夸奖驻村工作组给他们办的好事和实事。通过与3位驻村工作组长深入交谈,从中得到很大启发。
王志海: 工作组是“纽带”和“脑袋”
县法院副院长、驻前曹镇鸣鸡店村工作组组长王志海把工作组比喻的非常形象,他说: “工作组有两大职能,一是‘纽带’,就是把村民的疾苦、困难和意见带回来,把我们的新理念、新思路送下去,通过这条纽带拉近干群关系;二是‘脑袋’,就是到村里给群众送智慧、送技术、送项目,发挥我们职能部门的优势,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鸣鸡店村是个千人大村,西红柿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全村有300多个西红柿大棚,但近两年西红柿产业有所萎缩。该工作组进村后,认真分析研究西红柿产业。他们认为导致该产业停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是市场不发达。为此,工作组与镇村干部和群众统一思想,规划出30多亩闲散废弃地,以市场的手段建市场,先后投入8万多元,挖塘台田,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西红柿大市场,引来了河北、天津等20多个城市的客户。今秋,全村新建大棚98个、全镇西红柿大棚突破6000个。
王德政:“身”和“心”都要融入村里
县农业开发办副主任、驻王庙镇前王明村工作组组长王德政是个驻村老队员,已有十几年的驻村工作经验,先后进驻过10多个村子。他感慨地说: “我们到村里工作,首先要给村民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能摆架子、不能走过场,不喝接风酒、不吃庆功宴;再就是要把‘身’和 ‘心’都融进村里,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村民,这样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形成合力。”
前王鸣村是个传统养鸡大村,全村蛋种鸡存栏20多万只。该工作组把加快村里的蛋种鸡养殖产业发展作为驻村工作重头戏,提出了 “建市场、扩小区、育龙头、兴协会、选能人”15字方针,先后举办了 “养鸡经验交流会”、 “能人大户群英会”、 “蛋种鸡孵化技术讲座”等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给养殖户谈形势、鼓干劲,打消了顾虑。一年多的时间,工作组帮助村民新上美国产孵化设备32台 (套),新上1台160千伏变压器,全村年孵化蛋种鸡能力达到了1000多万只。如今,全村养鸡产业形成了“孵化——饲养——售鸡苗”的产业链条,涌现出了20多个10万元户。
陈治华:“冷点”和“热点”两手抓
“驻村工作,既要抓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也要突破群众忽视的 ‘冷点’。群众关注最多的是如何赚钱,这些是 ‘热点’;而村级组织建设、村庄生态环境、村民文化生活等等,相对来说却成了 ‘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工作组要注重村庄的全面发展。”县房管局副局长、驻王打卦乡打渔李村工作组组长陈治华告诉笔者。
工作组进村后,首先进行了入户调查,与老百姓促膝谈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工作组发现,村民最关注的就是如何种韭菜,如何扩大韭菜市场。为此,工作组把培植壮大无公害韭菜生产作为驻村工作切入点,联合蔬菜部门为村里制定了无公害韭菜生产操作规程,重新组建规范了韭菜市场,投资4万多元引进了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并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了 “打渔李”牌商标,引来了沈阳、大连、天津、青岛的客户。目前,以打渔李村为中心的千亩韭菜基地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工作组还组织村民清理“三大堆”、治理 “脏乱差”,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并投资12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村庄的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金吉鑫 李明 林春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