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公共财政不能用来“傍大款”
  最近听说了两件地方政府“热心”为企业老板“埋单”的事:一是某地方政府出资赞助民营企业老板读MBA,一是某地方政府花钱为当地房地产企业做广告宣传。此举有违社会公平。
  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是公共财政,其职能范围主要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是一种民主财政,也是一种法制财政。公共财政的天平向哪里倾斜,这里有杆秤,是倾向于群众还是老板,体现出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公共财政为企业和部分老板等少数人服务,暴露出地方公共财政的运作缺少监督机制,具有很大随意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央反复强调,地方财政资金应优先向事关民生的事情倾斜,保民生是重点。当政府在为老板们热心服务的同时,有没有考虑群众生活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当政府在为老板赞助上学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当地还有失学儿童,是否还有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学生?当地方政府为房地产企业宣传促销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当地还有老百姓住房困难,还有人没房住?
  地方政府可能有自己的考虑:这些老板是地方的“摇钱树”。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可能对地方财政贡献大,房地产企业更是地方财政的支柱。给他们一些扶持奖励,也是培植财源。但民营企业家是纳税人,普通公民也是纳税人,不能因为他们纳的税多就给予特殊照顾。公共财政应当一视同仁,绝不能“嫌贫爱富”。
  政府关心民营企业有很多正当的途径,如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等。其实,企业和企业家真正需要的也不是这种象征性的关心。政府还是该多花些心思,多做些事关百姓冷暖的实事,少干些“讨好”老板的“巧事”。
  □董振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公共财政不能用来“傍大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