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郑凤霞:
含辛茹苦办老年公寓

和老人聊天是郑凤霞最开心的时候。


老人不能照顾自己,郑凤霞(右)就一口一口地喂。


老年公寓医务人员每天给老人检查身体。


  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投资300万元建起一座高标准的老年公寓,虽然每年都要面临几十万元的亏损,但她依然坚持做着这项她认为大有前途的福利事业。
  这名女工就是48岁的郑凤霞,5年前她从平原县棉纺厂下岗。失业并没有让她哀叹与彷徨,反而激起了她的创业激情。如今独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精神孤独,生活不便,急需社会关注。办所高标准的老年公寓,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了郑凤霞的心愿。
  计划刚刚酝酿,冷水便接连不断地泼来。亲朋好友都来劝她:“老年公寓是个新生事物,大多数人尚未认可,况且公寓投资大,几乎无利可图。”在乌克兰读书的儿子也专程回国劝说母亲打消这个念头。“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我办公寓的初衷。”她坚持着自己的追求。
  谈及创业的艰难,郑凤霞未语先泣。创办老年公寓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难题,面对上百万元的投资,家中的那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她跑相关部门争取补助,又求亲告友东借西凑,筹钱路上一路艰辛、一路泪水。有一段时间,她因为长期操劳患上了重感冒,但她每天输完液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去借钱,她的执着感动了为她看病的医生,这位素昧平生的医生主动借给她1万元。还有那些建材商、包工队也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向她赊工赊料。在老年公寓施工期间,她和工人同吃同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做饭就在院子里支口锅,渴了就拧开水龙头喝口凉水。艰难地熬过8个月,2004年11月,平原县温馨老年公寓正式挂牌。
  走进温馨老年公寓,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清静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娱乐室内各种娱乐设备一应俱全,老人们或吹拉弹唱,或琴棋书画,个个精神饱满、悠然自得。“我的父母因病早逝。每当看到健康幸福的老人,我的心里会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所以,我会像女儿一样,善待每一位老人。”郑凤霞精心为老人们安排了食谱,餐餐不重样,并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公寓里有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郑凤霞为老人洗衣喂饭、端水送药、擦洗身子,就像亲闺女一样。她对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以便提醒他们何时吃药、何时休息。
  老年公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人还不认同,目前仅入住23位老人,人员虽少但开销却很大,入不敷出,郑凤霞只好靠借贷来维持老年公寓的开支。尽管步履维艰,但她依然坚持着:“公寓里就是有一位老人,我也要用百分之百的细心服务把他照顾好。今后的路再艰难,我也要走下去!”
  □文/图相子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含辛茹苦办老年公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城市·社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