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砥砺创新看德州
  

(接上期)
第二集 金山银山新变迁


  1980年,德州的粮食总产达到100.5万吨,人均2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9元。祖祖辈辈吃不饱的农民第一次敢于放开吃白面了。棉花总产也由1978年的1.8万吨增加到9.1万吨,第一次取得了粮棉双丰收。1981年,德州的粮食总产增加到137.7万吨,人均309公斤,棉花总产达到14.6万吨。德州人民由衷地感谢党的富民政策,喊出了 “粮食是金山,棉花是银山,党的政策是靠山”的最纯朴心里感受。
  在德州的乡村集镇,农民卖棉花的马车挤满了供销社的院内院外。农民卖棉花后抓着大把的钞票在集市上把几乎能看到的工业品一扫而光,就连不摆头的电风扇也被富裕了的农民搬了回去。几百年的土坯房推倒了,一砖到顶的砖房一幢一幢盖起来了。几十年的老棉袄脱掉了,新里新面新棉花的新衣裳穿起来了。粮满仓、油满缸、盖新房、娶新娘,德州人民真有钱了。
  1982年1月8日,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到陵县于集公社张西楼和临邑县张寨公社盘河村视察农业生产情况。1982年2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德州农村户均存粮500斤的消息。
  1982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先后到陵县、平原县视察工作。9月23日, 《人民日报》头版以 “抓住金,大上银,日子越过越喜人”为题,报道了德州地区在短期内实现粮棉双增产的经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作了批示。
  1983年12月25日, 《人民日报》报道“德州地区实现农业县县翻番”的消息,称德州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4倍;粮食总产45.2亿斤,增长50%;收购皮棉63万担,是1978年的16倍;人均纯收入达到370元,增长3.3倍。
  20世纪80年代初,除夕的段庄,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在新房的四角把鞭炮从房后挂到房前,以表达心中的喜悦。这一年,段庄的人均收入跃升到夏津县的首位。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场改革究竟能走多远,又能顺畅到何时。
  1984年,德州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99.7万吨,棉花总产达到36.2万吨,占山东全省棉花总产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棉花总产的十分之一。粮棉的快速丰产,使德州500万祖祖辈辈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老百姓第一次实实在在地遇上了吃不了、卖不了的难题。出乎人们意料地市场难题也使德州党委、政府的决策者们冷静地谋划应对之策。
  丰产不丰收,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卖粮难、卖棉难,农民增收难。 “三农”难题引起中央的关注,并连续出台文件。德州也开始从两个方面推行改革,提出在农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种、养、加一齐上;把农民从棉花地里领出来,领到乡镇企业和社办工业中去,大办乡镇企业。
  由此开始,德州的农业多种经营遍地开花了,规模化养猪、养牛、养鸡的多了,冬闲变冬忙的冬季农业在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并迅速变成全国耕作制度改革的典范。
  陵县的老百姓创新了传统的耕作模式,利用冬季传统农闲的时机,在广袤的耕地里用保护式栽培再种一茬蔬菜, “冬季农业”成为德州的创造。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使中国长江以北的城乡居民一年四季吃上新鲜菜。
  1986年,全国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开发会议在德州召开,由此引领了全国农业的大开发,德州也从此成为全国农业开发的典型。
  由此开始,德州的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专业户发展到10.3万人,占总户数的9.2%。组建新经济联合体1.49万个,有56600个农户参加,占总户数的5.1%。145个公社建起216个专业服务公司。365处县属企业有310处实行了经营责任制。千百年来以农业当家的德州,终于迈出了发展现代工业的第一步,也开始了实质意义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平原县的杨春玲初中毕业后,没有留在家里务农,而是到禹城打工,为创办自己的养鸡场积累资金。
  和杨春玲一样,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四处寻找机会。平原县的农民学会了鸽子养殖,几年时间,平原县的鸽子就养到上千万只,成为大江南北有名的鸽子之乡。平原县的信鸽飞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多次获奖;平原县的扒鸽成为与德州扒鸡齐名的美食。
  武城县的家庭妇女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一个又一个小地毯厂。20世纪80年代末,内地的地毯生产是个冷门。不到10年时间,武城县的地毯就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甚至铺进美国的白宫。武城县被命名为 “中国民族毯业城”。其中的针刺奥比松、TA丝毯在中东市场被誉为 “王牌毯”、 “毯上毯”。全县现有地毯企业45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年创利税2.2亿元。
  宁津县张大庄的仿古家具,以德克公司为龙头,带动一整条家具生产产业链。现在宁津县的家具已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成为旺销的名牌产品,宁津县被命名为 “中国家具之乡”。
  这一时期,全国的乡镇企业已出现跨地区联营,来自先行一步的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纷纷在内地寻找商机。 《德州日报》报道 《山东有个浙江村》,一位浙江人在沙田中开掘第一方池塘,他用养鸭和养鱼互动的方法,把沙田变为鱼塘。
  2002年8月,平原县600位农民自费包专列,到浙江温州、金华等地参观、学习民营经济。此举不仅在平原县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全国也开创了先例。
  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平原县农民纷纷自费前往这些发达地区取经,还与对口的浙江民营企业结对子、搞联营。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三年,100多名浙江商人组成商务考察团回访德州,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你来我往的省际间农民自发交流,堪称是中国农民经贸史上的一段佳话。
  数据显示,到2000年,德州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6.5万户,注册资金43亿元,从业人员30万人,涌现出皇明、华乐、克代尔、中大、亚太等一批营业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私营企业。此时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此时,与德州农民称号相连接的,已经不再仅仅是粮食与棉花。
  与同一时期民营企业的繁荣相比,此时的农业困境并没有彻底解决。粮食产量连续下滑,农民增收低速徘徊。
  2006年中央发布第九个一号文件,彻底免除了农业税。延续了几千年的种粮纳税的历史,在这一年被彻底改写。


作为历史上农业发达的德州市,农民告别皇粮国税预示着农业、农村、农民从此走上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强农惠农轨道。德州也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大快人心的“一号文件”再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一批种粮大户重新崛起,总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05年开始连续3年刷新历史记录。2005年德州粮食总产443.5万吨;2006年粮食总产527.4万吨;2007年粮食总产552.4万吨;2008年达到603万吨。德州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大市称号。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5个 “一号文件”,着重解决了农民经营自主权和人民温饱问题,为推动其他各领域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出台的5个 “一号文件”,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方针,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与税费改革同步的是农村综合改革进程。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这些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改革,德州的行动总是走在前头。大村制、联村支部这些改革的试验正在稳步推进。
  这是位于乐陵市的梁锥希森新村。20多年前,家境贫寒的梁希森,上了不到一年学,17岁就只身到外地闯荡。做过铁匠,卖过馒头,还讨过饭。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梁希森回到家乡,先后办过面粉厂、五金厂、建筑装饰公司等企业。1995年,梁希森组建了希森集团。1999年,他以3.98亿元竞拍北京玫瑰园别墅成功。2001年,他投资4200万元建设了梁锥希森新村,投资2.8亿元建设了三和集团。2005年又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许家新村。他计划用15年的时间,让乐陵市黄夹镇6万农民都住进别墅,农村劳动力都变成农业工人,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
  现在的希森集团,依靠养殖鲁西黄牛形成纵向产业化发展,年加工15万头黄牛,使过去的废物秸秆变成宝。牛粪养蚯蚓、蚯蚓粪又变成种植花卉的高效肥料。一个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正把希森集团引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希森模式近年来被各类媒体频频报道,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中央有关部门多次派考察团来调研,并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庆云县中澳集团是一家完全由农民兴办起来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拥有资产12亿元、员工5000多人,年加工肉鸭5000万只,带动10万农民从事肉鸭养殖,3万农民从事运输,用 “基地+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成为全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5000万元。
  乐陵市汇源果蔬饮料公司,总投资16亿元,年生产18万吨果蔬汁饮料、4万吨枣浆、2万吨枣原汁、5万吨精品干枣。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8亿元,带动乐陵及周边100多万农户从事果品生产。
  30年间,10个“一号文件”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改革实践的历史轨迹。“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这些亲民政策的实施,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30年间,德州百万农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大步踏上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建设着千百年来祖先梦想着的美好家园。一座座新的金山、银山在德州不断隆起,一条条致富和谐的幸福大道在德州不断延伸。
  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和谐富裕的新农村必将在德州全面实现。
  □徐登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砥砺创新看德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