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将自编自演的节目搬上舞台。
平原讯 进入冬闲,在平原乡村文化大院里,土生土长的农民文艺人才忙着创作文艺作品,而那些非专业的农民演员则忙着排练节目,一词一句、一颦一笑无不渗透着他们对先进文化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关键的是,农民在创作中‘写’下新风,‘唱’出文明,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社会也因此越来越和谐!”县文化局局长孙宝胜如是说。
平原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本土文化优先发展理念,注重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乡土人才的潜力,精心培养文艺创作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面对满身泥土味的乡土文艺人才,县里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发展空间,邀请他们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演出,让他们同专业文艺工作者同台献艺,极大地调动了这些乡土文艺人才的积极性。该县还通过政策帮扶,帮助部分村庄成立了京剧戏迷协会、文艺俱乐部、农民诗歌协会等民间组织,利用农闲开展文艺节目创作、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节目均为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尽显风流,诠释着新农民、新乡风的内涵。
为给乡土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平原县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注重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在硬件上,结合村庄文化大院建设,将小广场、小戏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纳入其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及企业家通过驻村帮扶等形式,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帮村里建好水、电、路的同时,大力资助文化教育和文体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采取专业与民间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结合的办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还深入基层,认真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共建新农村送文化下乡”等各类大型文艺汇演和群众文化活动。同时,通过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文艺工作者下乡指导等形式,提高乡土文艺人才的专业素质,让农村文艺人才走向更宽的舞台。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乡土文艺人才167名,年创作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小品、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500多件。王杲铺镇杨诗庄杨光勇、王凤楼镇小宋村姜淑君、腰站镇耿楼村耿全城等大批乡土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新农村文化宣传的骨干力量。他们用生动的作品、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如此算命》《新农村趣事》《父女逛新城》等脍炙人口的节目不但给当地群众以心灵启迪和精神享受,还多次被搬上德州市文艺舞台,给更多的观众带来欢声笑语。 (相子瑞蔡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