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三城共建促发展
作者:杨德林张宏祥本报


  开栏的话:
  2008年是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大事多、喜事多、热点多、焦点多。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部署,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勇于创新,在科学发展上各有特色、各有亮点。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 “走县市区看科学发展·2008年新亮点”栏目,敬请关注。
  德城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奋力跨越,提出了建设商贸德城、文化德城、生态德城的奋斗目标,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德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就是“创城”,“中国围棋城”、“中国京剧城”两个响当当的“国”字号品牌落户德城。此外,该区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双拥创城”更是实现三连冠……
  商贸、文化、生态“三城共建”,全力打造德城发展新优势。今年1至10月份,德城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严重、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德城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3项指标分别增长62.5%、70.3%和821%。

  建设商贸德城

  运达物流园位于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园区内的所有车辆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所有货物的流量均可从园区创办的鲁北物流信息中心网上看得一清二楚。运达物流园经理孟宪广介绍说,运达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物流,他们走的是一条大仓储、大物流、总代理、信息化的路子,仅入区的一级代理商就有160多家,虽然成立只有2年多的时间,市场销售额却已经达到7亿多元。
  运达物流园是德城区发展大商贸、大物流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加大发展商贸服务业的力度,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进新业态,培植新亮点。他们坚持超前规划、高水平设计,规划了天衢、东方红、环新湖 “三大商务区”,城北工业品、城南农产品 “两大物流园”,高档家居、空调配件、工业消费品、建材、农资 “五大专业市场”,勾画出了德城商贸发展的宏伟蓝图。大力引进新业态、发展大商贸。今年以来,该区成功引进了投资4.3亿元的银座商城、投资3亿元的津德利购物中心和投资2亿元的沃尔玛购物中心等项目,这些商业 “巨头”的到来,把德城商贸提上了一个新层次。此外,他们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信息中介等高端服务业。目前,该区拥有物流企业110家,专业市场82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220家。
  商贸的兴起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了该区的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使德城区成为全市名副其实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该区先后荣获了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重点服务业城区、社区商业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建设文化德城

  走进德城区辛庄社区办公大楼票友活动室,丝竹悠扬,弦歌阵阵,几十位京剧票友正聚在一起,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拉二胡,不亦乐乎。今年63岁的京剧票友任宗欣自幼爱好京剧,自退休加入辛庄票友剧社以来,每周至少来二三次。目前,德城区有6000多名在册票友、30多个票友组织,票友们多次在全国京剧票友大赛中获奖,京剧票友田胜强还被评为“全国十大京剧名票”。2008年11月17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亲自来德州颁发了“中国京剧城”牌匾。
  德城区对该区的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进行了有效整合,推出了以儒家学说为主脉的“厚德”文化品牌,并在继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文化观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注入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各种文艺表演队、庄户剧团、秧歌队、票友社、围棋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一个文化事业大发展的高潮。特别是“中国围棋城”、“中国京剧城”的争创成功,使德城区文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德城区还充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使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他们启动建设了苏禄王御园、万亩桃园、古运河生态园等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已成为德城经济发展新的一极。

  建设生态德城

  在今年纺织行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下,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企业一是继续赢利,二是继续按照订单满负荷生产。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就因为他们是一家生态纺织、新型纤维企业。他们先后开发了木代尔、天丝、竹纤维、吸湿排汗纤维等几十个系列上千个品种的新型纤维纱。
  德城区对纺织、机械、食品、建材等传统行业,重点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克代尔集团投资27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节水节电节能环保治理信息化控制项目,年可节水240万立方米、节电150多万千瓦时、节气3000多吨,新增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该区对新开工企业严把 “入关口”,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实现工业转型、经济转轨,全力发展 “电”、 “外”、 “大”字号企业。目前,全区电子、光电、电工、机电等 “电”字号企业达到29家,外资、外贸出口等“外”字号企业达到136家,规模以上 “大”字号企业达到167家,这些企业都具有能耗低、技术密集、外向度高、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等特点。
  德城区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形成了北有花卉产业、南有万亩桃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该区与上海爱森公司合作建设2处万头规模的养猪厂,带动了养殖业的繁荣,实现了“万头猪拱进大上海”。该区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今春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绿化任务;今冬又植树60万株,一个充满魅力、景色迷人的生态德城正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本报记者杨德林 张宏祥 本报通讯员方志勇 王守林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城共建促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